2)第六百二十五节 川江号子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克虏伯这些大型企业建立了5000多家附属技校,但现在还在维持的不到3000家,潘训认为。国家应该把办教育的担子接过来,继续提供这种职业教育,让一些人可以学到技术,对个人对国家都有好处。

  张謇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他建立的大生集团基本上就是被大量的学校给拖累倒的,现在在他儿子手里。把大量的学校扔了出去,马上就起死回生了。虽然很不满儿子的做法,认为辱没了他老张的名声,但是张謇也吸取了教训,知道有些事企业办确实不合适,国家办教育则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潘逊用几个很合张謇胃口的施政纲领,就将张謇拉倒了自己的战车上,并且打算任命张謇为总理,全权负责农村和教育问题。

  很难办。

  杨潮沉默了许久。

  “跟我去趟三峡吧。”

  他突然说这话,显得那么的突兀,完全没有兆头。

  张謇瞥了他一眼:“你觉得我很清闲吗”

  张謇当然不清闲,农会的事情有他忙的,幸好他长期从政,而且管理着一个党派,尽管不是全国性大党,可是在江苏一统天下,也有几万成员,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知识精英,毕竟江苏是一个发达地区,人才并不匮乏。

  可是即便有这些人帮忙,全都投入全国性农会组织,但依然杂事繁多,中国4亿多农民不是那么好组织起来的,尤其是当这些农民不是在几千座城市,而是在几十万,几百万农村的时候。

  张謇手下的骨干,平均每个人都要负责近百个乡村,那真是跑断腿的事业,有时候张謇是深深的感觉到农村的交通太不发达了,但是让他提出给村村通公路,打死他都不会提,他知道不现实。

  这反而促生了张謇的工业化决心,他之前可是坚定的农村伦理维护者,但是如果农村不能让人活的好,实用主义的张謇,就会支持农村人进入城市生活。

  所以他越发的看不惯把一些懒汉都招到国家复兴开发公署,而那些钱本来都是拿来给失业工人维生的。

  不知不觉间,这个民族资本家的世界观越来越倾向于工业化,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资本家了。

  “水运很重要,您大概不知道,同样货物运输量,美国大平原地区的农产品运输成本是四川的五分之一。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密西西比河水道运输,而四川的农产品,却大多数要靠川汉铁路和成昆铁路等代价高昂的铁路。”

  一说到农产品,张謇顿时就认真听起来了。

  杨潮所说的数据,有些是后世的数据,不过他自己脑子也记混了。

  杨潮记得同样货物运输量,在美国的运输成本比为1:4:15,铁路水运比差不多四比一的关系。

  “我找水利专家做了一份疏通三峡水道的设计。如果最高水准施工,可以让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