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三节 和谈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须付出巨大的伤亡。才有可能击败对手。

  但他太小看他的对手了,杨潮在济马部署了20万军队,以中国人和日本人组成的第一、第二集团军守卫这里,东方民族的习性都是坚韧,或许不够勇敢,不够主动。但是却更能忍耐堑壕战这种对精神极大折磨的战斗方式,志愿军能够趴在雪中一夜等待战机,不仅仅是被信仰所激励,跟民族性情有绝大的关系。

  结果苏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根本就无法撼动战壕中的中日士兵。

  而这时候,杨潮又组建了一个集团军,由中国籍士兵为主的第六集团军,将总兵力弥补到了50万人。还有大批的中国志愿兵在琉球集结训练,以杨潮的号召力,在中国招募100万人并不过分。

  时间拖延下去,只会对苏俄越来越不利,可是加伦一时真的很难攻克济马,没有意义的伤亡不是加伦愿意接受的,因此打打停停,仿佛又到了堑壕战时代,消耗战,持久战的迹象开始明朗。

  史达林越来越不满,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第一是夺取秋明油田的利益,第二则是彻底消除大后方的威胁,沙皇政权盘踞在西伯利亚,总让苏俄有种腹背受敌的感觉,一旦欧洲的敌人入侵,他们可不想看到沙皇从背后抄他们的后路,让他们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

  但是加伦一拖再拖,好在李维诺夫始终再向史达林反馈乐观的信息,始终表示中国没有做实质性干涉西伯利亚内战的准备,这才让史达林容忍至今,可是这次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而且内心隐隐有种担忧,加伦将军这边一再的不愿进攻,李维诺夫那边则不断的说中国不会干涉,两人之间是不是有某种勾结

  所以史达林立刻转换态度,严令加伦必须立刻取得决定性战果,否则就要召回他。

  在这种情况下,加伦才选择了几次进攻,但是当看不到获胜希望的时候,他又开始坐地观望,试图寻找一条更合理的进攻方法。

  加伦再次放缓进攻,又一次让史达林愤怒,或者说忧虑起来。

  一个将军,手握300万大军,却总是阳奉阴违,这怎能让人不担心,这种担心可以让宋高宗杀岳飞自断臂膀,也能让汉高祖杀韩信背信弃义,最后则会让史达林做出大清洗运动。

  可是大清洗还没有开始,此时的史达林还没有几年后那个史达林铁血,召回加伦将军可以,但是找谁替换他呢

  布琼尼已经被证明不行了,骑兵出身的布琼尼似乎无法适应坦克时代的战争,而且已经战败过一次,被史达林撤回国,如果在让他复出,岂不是打史达林的脸,这大大不利于他的政治权威,图哈切夫斯基也合适,可他跟布琼尼一样是被史达林撤销职务的,再让他复出,那是不可能的。

  除了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外,苏军中有威望的也就是一个伏罗希洛夫,还有一个叶戈罗夫了,这两人中,伏罗希洛夫是史达林的亲信,叶戈罗夫那是跟图哈切夫斯基一样的新派军官,在军队中积极鼓吹改造军事技术。

  史达林撤换图哈切夫斯基,根本就不是因为图哈切夫斯基损兵折将,死人史达林最不在乎,他最在乎的是图哈切夫斯基威望太高,让他感到了威胁。既然不能用图哈切夫斯基,那就不能用图哈切夫斯基一样的叶戈罗夫,因为这两人显然是一个派系的。

  伏罗希洛夫倒是值得信任,可是此人跟布琼尼是一样的骑兵出身,他们的世界观局限在顿河大草原上,布琼尼不懂得坦克时代的战争,伏罗希洛夫同样不懂,因此史达林发现自己手里还真的没有合适去替换加伦将军的人选。

  就在前线僵持不下,手头又无人可用之时,突然李维诺夫从中国传回来一个消息,中国人希望苏俄能跟俄罗斯帝国保持和平,中国愿意居中调停。

  ps.「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大国崛起1900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