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节 城市大农村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任。

  而做生意的人起家,整个家族出资给他做原始资本的情况。也很普遍。

  于是造成了一人成仙鸡犬升天的情况,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带起了一个宗族进城定居,一个村庄进城定居的情况,由于很多都是举家、聚族迁入。将农村的社会关系,生活习惯,和道德完整的带到了城市,形成了很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

  这跟杨潮想象中那种城市发展将乡村直接摧毁,从实体上到文化上彻底摧毁的想象完全不一样,顽固的中国百姓不是城市摧毁了农村。不是城市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而是乡村文化侵入了城市,在城市中生根发芽,最后是乡下人将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农村。

  这种现象杨潮没有想到,但他并不抵触,只是略有所思,一个社会平稳发展,总是会有传承和替代,不可能断代发展,后世中国的城市文化跟乡村文化截然不同,那是激进的历史造成的,而现在没有那种激烈的革命发生,所以文化的传承就出现了连续性,当然杨潮相信城市文化跟乡村文化还是有所区别的,最后城市中肯定会在乡村文化,传统道德的基础上诞生新的文化,毕竟这不是几十、几百人居住在一起的小国寡民式乡村,而是一个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聚居的复杂社会,必然有更复杂的文化形态。

  乡下人进城了,那么乡村呢也没有废弃。

  杨潮发现,很多人在城市中定居了十几年,二十年,向别人介绍的时候,依然习惯以自己乡村的名字来介绍自己,会说自己是李官庄的,是杜家村的之类的,显示出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跟乡村割裂。

  心中没有割裂,行为模式就不可能割裂,所以很多人会定期回乡,很多人举家在城中,过年又举家回乡村。很多人挣了钱第一件事,不是在城里买房安家,而是回农村盖房子,盖体面的房子,尽管他们一年中可能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去住几天,可依然乐此不疲,还出现豪宅化的攀比风。

  很多最靠近城市的乡村中,出现大量的豪宅,杨潮不由想起荷兰在海上马车夫时代,很多城里人发了大财,也在乡村中建造别墅,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同样的情结。

  在城市中发展,不忘记乡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祖坟、祠堂在乡村,很多人建豪宅之前,必须先修祖坟,很多人认为自己发财是祖宗保佑,或者是祖坟风水好。

  在嘈杂的城市中生活工作,在宁静的乡村度假休闲,这倒也是不错的调节,杨潮自己都很向往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不知道等城里的下一代成长起来,会不会继承他们父辈的文化,会不会出现瞧不起农村人呢

  反正上海就有这种情况,阿拉上海人可是真的瞧不起乡下人,而且乡下人,乡巴佬在上海可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贬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