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2章 假设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容并未立即动笔,对于自身的猜测的正确与否,其实他连一成把握都没有。

  据他所知,每一个在表演上达到一定高度的体验派或者以体验为主的演员,都曾在某个时间段怀疑过斯氏体系、理论、方法的正确性,乃至于怀疑自身所学习的一切。

  那些对自身产生的同行,有的因为理念、信仰的崩塌彻底淡出了行业,有的因为主动或者被动默默坚持,如同黑夜中迷失了方向而只能凭着感觉航行的航船一般,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意识到斯氏理论才是永不熄灭的灯塔,并在多年以后回想起这段自我怀疑的岁月,总是不免感叹自身的无知和稚嫩。

  就像很多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步入晚年后逐渐转变为最虔诚的神学家,斯氏理论其自身体系的特点总免不了让演员产生自我怀疑。

  徐容很清楚地了解这一普遍现象,并且为了避免自身重蹈覆辙,他向来重视基本功,因为过去的同行对斯氏体系的质疑和困惑往往是从“体验”这一根本基础开始的,而且据他了解,一旦怀疑产生,至少要两到三年才能走出来。

  偶尔的,他也会羡慕那些难以确定能否称得上演员的艺人,他们终其一生都不会遇到类似的困惑,更变态的是,这些人可以连轴转的接戏,根本不需要预留调整的时间,如果他也能做到这个地步,每年光片酬至少能达到两个亿。

  省时省事省力而且来钱快。

  但是徐容又清楚地明白,那么搞只不过是把未来至少十年的钱透支了。

  以对作品的态度而论,目前国内的演员心态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极其珍惜自己的名声,接剧本特讲究,哪怕是人情托过来,只要觉得剧本不行坚决不接,而这类人又分两种,一种是各种类型的角色都能演,另外一部分是只能演一类角色。

  是诡异的是,不少观众竟然怀揣着更大的宽容,接受了这种观念并习以为常。

  甭管怎么说,袁雨的态度不枉他的栽培,在他的预想当中,袁雨以后要影视话三栖发展。

  袁雨的性格和小张同学、宋佚都不一样,她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女孩儿,对于人情世故的熟络也近乎本能,但是另一方面,和绝大多数热切于名利的女演员不同,大概是因为她的家庭条件不错,她的性格较为纯粹,属于宋佚羡慕的那一类人。

  徐容进了厨房,将水杯里的水倒掉,先用开水把杯子烫了一遍,而后又用开水烫了一遍,完了还有点不放心,再次用开水烫了一遍,才接了一杯白开水,再次经过客厅注意到袁雨仍摆弄着积木,他笑着道:“多大了,还玩小孩子玩的东西。”

  可是等了几秒钟,她们却发现徐容彻底没了下文,宋佚下意识地问道:“徐哥,你,说完了?”

  不然光靠徐行一个人给工作室带来的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