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7章 语言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7章语言

  徐容瞧着陷入沉思的孙洪雷,立起了身子,压着声息下了楼梯。

  孙洪雷的遭遇,院里的何栤也曾遇到过,只不过相比于何栤,孙洪雷是幸运的,因为何栤为了迈过这道关于“真实”的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下了一层楼梯,在走向电梯口前,徐容望着隔绝了孙洪雷身影的楼板,无声地叹了口气,哪怕和他相比,孙洪雷同样是幸运的。

  在《家》的首演之后,他也和绝大多数技艺到了一定程度的演员一样,遭遇了从业以来最为艰深的困惑。

  《家》的演出,给他带来的最大的收获,不是经验值的增加,也不是从两位老人那里学到的一些新的技巧、方法和经验,而是《家》的首演后极为极为迷惑的评价。

  业界的前辈、同行、观众都对他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赞许,甚至一些戏剧评论家一度将他比肩林连昆,认为他已经初步具备了大师气度、达成了舞台三节奏的高度统一

  徐容并没有因为纷至沓来的赞誉而飘飘然,因为从后续的演出当中,他已经确定那场诡异的演出是不可复制的,而且更清楚的记得,自身在那场演出期间的状态是多么糟糕。

  之后,他跟院里、国话、乃至空政等各大话剧团的一些熟悉的前辈、同行都有过交流,有的人也提及过类似的体验,演出到了半途突然吃了个“栗子”,本来以为演砸了,结果演出结束之后,观众却一致认为从那次失误开始,演出精彩的程度乍然上了一个台阶。

  这种极为偶然并且难以复制的经历,有人深究过,但始终并未弄明白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如今,他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尤其是听闻了其他人类似的经历之后,他心中萌生了一系列的疑惑:

  这种“失误”的深层次原理是什么?

  能否通过训练从而形成常态下的“失误”?

  如果可以,那么又应采取什么样的训练方法?

  这是他需要迈过去的一道坎,一道和大多数人一样,需要用七八年或者十多年才能迈过去的坎。

  之所以一改过去看着人掉坑里也不言语的作风,提点刚打了几次交道的孙洪雷,还是最近跟韩老三接触的多了导致。

  过去,对于遇到的行业内外的某些问题、现象,他习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只要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影响,他往往不会留意,即使留意了也不会太当成一回事。

  但如今,偶尔的,他渐渐开始从整个行业来考虑。

  比如最近网络上开始出现的一种奇妙言论:演员为什么一定要精湛的演技,差不多过得去不就行啦?那谁谁谁和那谁谁谁还有那谁谁谁,演技也不算好,只能说勉强能看的过去,拍的那什么什么还有那什么,不是照样特别红?

  在跟韩老三说了这个疑惑之后,韩老三笑着打了一个比方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