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串门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串门

  “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在坐的各位老师,就是如何让后排的观众,清晰地感受到我和同演者交流时的思考?”

  徐容望着会议室内剧组的众人,出言问道。

  演出之后,濮存晰立刻召集了剧组的所有成员开总结会,从舞台设计到每一句台词、每个肢体行为的不足进行总结。

  不探讨长处,只总结缺陷以及对应的调整方向,具体的实操,由具体工作的负责人与导演探讨。

  此时,徐容倒是隐约明白了不总结长处这个不成文的规则的根本原因。

  一旦夸某个演员哪句词、哪个具体的动作演的好,下一场演出时,演员必然会下意识地在此处着重加强,而一旦如此,给观众的感觉就变成了刻意为之,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而且真正在大剧场演了一场话剧之后,徐容也意识到话剧和影视的巨大差异,同时也产生了一点疑惑。

  疑惑来源于第二幕的“谈判”之前和张万坤的交流。

  当时四凤的父亲鲁贵,也是周家的管家,对周萍半恭维,半含沙射影地说道:平时总是您心好,照顾着我们,你这一走,我同这丫头都得惦记着您了。

  周萍回了一句:你又没有钱了吧?

  如果是影视拍摄,他有很多种方法表现出他对于鲁贵说出这句话时的思考,可舞台演出的形式,严重地限制了他的表达空间。

  因为他不仅要照顾到前排的观众,而且也要考虑后排观众的感受。

  表情、眼神这些维度,前排的观众兴许还能看清,可是对于后排的观众而言却极不友好。

  而在某些关键情节,一旦某个表达缺失,造成的后果将会是整个人物形象的坍塌,那么人物后续的决定、选择,对观众而言就变成了不那么合理。

  此前无论塑造了周萍的是苏民、濮存晰父子,还是A组的王班,运用的都是面部表情变化,他也是如此呈现的。

  但是在演出过程中,他却发现,后场的观众并没有给出预料之中的反馈。

  随着他的视线扫过,辛月、于振、朱晓鹏、史蓝芽、张万坤相继移开了目光,到了濮存晰那,他笑了下,问道:“你还有别的要说的吗?”

  徐容明白了濮存晰的意思,转而道:“我觉得,明佳演的很好。”

  “真的吗?”于明佳讶然地看着坐在对面的徐容,大概也发觉自己的反应有些过了,她忙又补充了句,“谢谢。”

  徐容此时只想冲她翻个白眼,他想表达的并非真的是“明佳演的很好”,而是“其他人的表现,并不如明佳”。

  散会之后,出了大门,徐容上了车,对着前面的王亚芹道:“不回家,去家属院。”

  “可是,徐老师,伱不是说要去公司拿资料吗?”王亚芹并没有立刻发动车子,转而问道。

  徐容摇了摇头,道:“等会儿你替我过去吧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