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8章 总结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总结

  焦举隐老师曾说,演员体验生活时,应先普遍深入这一阶级阶层中去体验观察,不该奢望一下子找到典型,应先找类型,再找典型。

  徐容俯在桌边,下笔的速度不快,也不慢,在这三行字的上方,则是两行刚刚写下的短句:

  《媳妇的美好时代》之余味总结

  一、关于体验生活

  在一旁的沙发上,小张同学半歪着,认真地读着今天才打印出来的《茶馆》,她看的相当入迷,一小块苹果被她举在嘴边,既忘了放下,又忘了送入口中。

  “哗啦。”

  随着她翻动纸张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徐容瞥了她一眼,继续动笔写道:

  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我吃到了大苦头,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可是后来在实拍过程中的某些发现,让我后悔莫及。

  我的身边,有余味这么一个人吗?

  肯定没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必然有很多和他相似的人,我记得在鞍山居住的一段时间当中,小张家里经常会来亲戚,或许是因为我的存在的原因。

  他们经常会问明星平时都是要做什么、生活是怎么样的,工作是否辛苦等等等等,当时我以为,他们不是我的“对象”,也不是所需要的人,把那些单纯的看作为体验生活之外的“辅导工作”。

  那时,我的对象是我自己,坚持的是从我自身出发、从生活出发,也因此,我特意创造了许多条件,去靠近余味。

  现在想来,我当时的行为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不应当去创造条件,而应当以本来的心态去适应真实的生活,感受本身与余味的距离。

  人的趣味是有共性的,也必然存在同一性质的思想感情,只是某种情感在这个人身上多点,在那个人身上少点,我当时应该做的,应该是通过某种特定的途径,去寻找这些共性,通过发现这些共性,再比对我和余味的距离,把我身上多的想办法消除,把我身上少的,想办法增加。

  就像我、冯佳怡和林深,我们三个在某些时候,会出现同样的笑容,他们两个某些时候也会类似。

  那么来到小张同学家里这些亲戚身上,有没有人具备余味身上的某些特点呢?

  我想,必然是有的,只是我当时未曾仔细分析。

  从这件事当中,我领悟了焦先生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生活本身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演员应该像一个诗人,敏锐的去感应,把生活的里里外外一丝一毫的都记录下来,记在情感当中,记在笔记本里,从普遍出发,典型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他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存在某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只存在于编剧的笔下和演员的创造当中。

  那么回归到一个简单的问题,体验生活。

  什么是体验生活?

  体验什么?

  如何体验?

  把问题掰开之后,也就会发现,这其中有太多的门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