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章 线国安退兵昭平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兴定计之后即令各将依令行事,自己则带着亲卫和马队换上死去满洲兵的衣甲,带着第四镇李广恩部三千兵沿西江直取广东的德庆城。

  李雄振则一边命人将战死的一千一百余满洲兵的人头,以及军旗立即用战船转运藤县,一边派人向梧州郭之奇和棱堡处陈博传信。

  梧州府衙之中诸人闻得李兴击败噶里道来后旋即东征,却是大惊失色,这梧州当面尚有广东近两万大军,若是不顾一切进攻梧州,那如何是好。

  郭之奇却是抚须长笑,清军云集广东,粤省空虚,正是进兵的大好时机,若是靖南军入粤,尚可喜老巢有失,哪里还敢打梧州,广州的平南王府,满城不要了吗?

  再者梧州尚有五六千人马,大小火炮数十门,加上还有陈博守在棱堡处,又岂能被清军速下。

  正在众人商谈之时,门外侍卫来报有一青年求见,只言郭阁老可知戚金将军否?

  郭之奇闻言也是一惊,当年浑河血战,戚金将军血战身亡,三千浙军力抗万余建奴,最后全部战殁,天下谁人不知。

  故此郭之奇连忙起身带着府衙众人迎出府门。

  只见府衙之外一青年昂然站立,此人正是当日观看明军祭奠英灵之人。

  自清军三路进剿以来,他便报名加入到守城的青壮之中,所以连日以来靖南军的战报他也是略知一二。

  今日更是在城头看到明军的战船装满了满洲兵的头颅和将旗往藤县而去,少年人本就热血,血气一上头,就把其父于世忠的话抛诸于脑后,却是赶来求见郭之奇。

  那青年见郭之奇走出府门,连忙抢步上前行礼道:

  “浙军后人于世忠之子,于佑明拜见阁老。”

  郭之奇连忙上前扶起于佑明,缓声问道:“世人传言,浙军全部战殁,本阁却不知尚有后人。”

  于佑明双目微红泣道:“昔日浙军血战浑河之前,先祖奉命回乡传信,方得已幸免,后闻浙军全军战殁,心忧成疾,后郁郁而终,我浙军故人至死不渝,我父于世忠在浙江和建奴屡次作战,寡不敌众,现转入韶州继续抗清。”

  “小子闻得李帅占了梧州,特此来投,还请阁老收录。”

  郭之奇闻言也是赞道:“天下沉沦,谁无汉思,戚家军忠烈报国之心,真是壮哉,不过李帅阵斩噶里道来后已经直击粤省,欲行围魏救赵之计,你莫如先在军中作个练兵千户如何。”

  于佑明大喜又拜伏于地道:“如此多谢阁老。”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自于佑明受封练兵千户后,梧州城便响起了嘹亮的戚家军军歌。

  且不说于佑明如何练兵,李雄振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