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章 综合性考察报告_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考队抵达了海拔4982米的各姿各雅山下。

  山下有各姿各雅贡玛、各姿各雅巴玛、各姿各雅尕玛等几条山沟,碧蓝的泉水从山沟里涌出。

  这几条小溪很窄,沈奇一跨步就迈了过去。

  就是这几条小溪,发源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它们是黄河的源头。

  “滚滚黄河的源头,原来是这么几条涓涓细流。”这是沈奇第一次来到黄河源头,他跪在小溪边,双手捧一瓢冰川源头水,品尝一口,相当冰爽。

  科考队到此并非仅仅是为了喝一口纯净水,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东亚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都有重大影响。

  而且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其积雪、降水、水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其中长江、黄河在中国版图内流淌。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其上游段澜沧江在中国境内。

  科考队在此扎营,各专业的学者收集各自负责的科考数据。

  沈奇所学甚广,从西宁到玛多再到黄河正源,这一路上他收集了各方面的真实数据,包括水资源与水环境、气候与生态环境、鼠害与草场退化、珍贵野生动物、资源无序开发、社会经济发展、当地民生民情等。

  许洲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他基于高原中东部台站观测数据、卫星反演及实地采集的数据,通过数学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沈教授,请教一个专业问题,这个公式里的拖曳系数,选取哪个为宜?”许洲盘腿坐在帐篷外,操作笔记本电脑。

  高原地表感热总体动力学公式提出于三十年前,不同学者对公式中的热力学拖曳系数选取不同,导致高原地表感热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考虑大气稳定度和地表热力粗糙度的影响,包含日变化的信息。二是基于经验研究,设定拖曳系数为常数。

  高原热力学效应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高原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沈奇也在操作他的笔记本电脑,他问许洲:“你觉得呢?”

  “我觉得两种主流算法都有缺陷,但我理论水平有限,我推导不出新算法。”许洲望向沈奇,虚心请教数学物理方面的顶级大牛。

  “全球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候增暖效应在高原地区更为显著。高原地面热源和积雪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是否存在内在联系?二者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物理过程有何异同?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否可以反制全球变暖?”沈奇连发数问。

  “我……”许洲一时跟不上沈奇天马行空的飘逸思路。

  “这不是新算法的问题,而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