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三章:飞剪式帆船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又会提升速度。

  安南港城区大明安南城府衙内院议事厅里,赵时敏带着十几位黄家顶级设计师在向家主展示经过他们合议的船舶设计图纸,针对每一张图纸解释设计理念和最终目的。

  黄胜听得津津有味,如今手上钱粮充足,钢铁、煤炭已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下一步就是增加铜的获取,建造更大更快的帆船当然要竭尽所能。

  黄胜看中了一款设计图,脑海里冒出了美国人设计的飞剪式帆船,这一款图纸极为相像,这艘船也有小的干舷,较少的上层建筑。

  长宽比大概是六点五比一,如此设计降低了重心不仅改善了船舶稳定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

  船几乎可以贴着水面航行,其水下形状设计成最小阻力休,以提高航速,但保持一定的横向阻力剖面,导致水线特别优美。

  甚至在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适合于赛跑的态势,在海上能劈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

  首柱也延伸了船体的长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杠,就可在首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

  黄胜跟大家讨论这个已经接近飞剪式帆船的设计,设计师没有考虑空心船首,但是充分考虑了抗沉,设计了中国船特有的多密封舱,黄家日渐成熟的螺旋桨技术当然巧妙利用了。

  黄胜提出了空心船首的理念,阐述这样可以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

  赵时敏和所有的设计师觉得茅塞顿开,有些人兴奋得忍不住抓耳挠腮,大有马上修改设计的冲动。

  黄胜这个半吊子内行,在这些真正的从不断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内行面前开金手指秀了一把。

  把赵时敏和设计师们都雷到了,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好多人觉得解开了百思不得其解的设计难题。

  黄胜鼓励大家胆子大一些,完成图纸马上开始建造,不要怕失败,可以一下子建造五艘大小不等的用来试航,这样最后定型才会有依据。

  黄胜知道不会失败,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历史上,飞剪式帆船是风帆时代的终结者,再也没有任何帆船能够超越。

  最好的飞剪式帆船航速可以到达十二节以上据说可以达到十四节,横越大西洋只需十三天,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顶峰。

  飞剪式帆船只不过生不逢时,它出现得太晚了,没多久风帆时代就被蒸汽机提供动力的火力驱动时代所取代。

  如今黄家设计的飞剪式帆船拥有了全钢龙骨、有质量优良与西夷的涂油风帆,还多了螺旋桨人力驱动,以后在海上跑起来最高速度会达到多少节?

  黄胜很期待这个设计,叮嘱赵时敏集中力量建造新船型,给这一种船型命名为“驱逐舰”系列,以后用民族英雄和为大汉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先贤命名。

  让赵时敏不要节约造价,全船都要包裹镍白铜。

  镍白铜是汉人独到的技术,当然要用对地方,可以肯定即将建造成功的“驱逐舰”系列,质量和速度都会超越两百年后才会出现的飞剪式帆船。

  黄胜可不管“驱逐舰”的出现其实是后世为了对付鱼雷艇而设计的具备速度较快、火力较强的新型舰艇,最初专门用来驱逐鱼雷艇,风帆时代根本没有这个舰名。

  反正自己的新战舰也突出一个“快”字,用来驱逐敌人的战船貌似很不错,命名“驱逐舰”也是实至名归。

  赵时敏是个工作狂,见到家主就带着设计团队谈工作、谈新思路、新构想。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