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四章:扫盲运动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去岱山岛打工少说也会挣到一两银子一个月,这里的千户官还不要份子钱,多好啊,家里的女人都能够去纱厂、织布厂做工,简直嫌家里劳力太少。

  留下的三百卫所军也很高兴,他们每月能够拿到保底不折色的军饷一两二钱,每个月还有口粮四斗,他们家里同样有水田二十亩。

  但是现役军人的女人待遇完全不同,月钱不比其他妇女少挣,工作却好多了,纱厂、布厂、印染厂里的分拣、包装、质检,大部分都是她们。

  如果识字就更加不得了,黄家粮店里的卖婆,馆驿里的杂役拿到的月钱不但多而且不辛苦,如果以后通过考试还可以进入在建的“华夏大钱庄”岱山分号做女帐房,挣到保底月钱一两二钱。

  很快岱山岛和舟山岛的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是谁只要能写会算就会多挣月钱。

  军人会优先提拔为伍长、小旗官、甚至成为七品官老爷。读书识字可是大明贫下中农的奢望,他们哪里敢痴心妄想。

  后来有了一身读书人打扮的先生们开始走家串户,他们广而告之:“黄家有教书先生教大家识字不要钱,不仅如此还送铅笔、书本。”

  这些人都是黄家派来开发岱山岛的教师,他们的任务就是扫盲,教会多少人读书识字就是他们的工作成绩,来到他们身边学习的人越多他们的待遇越丰厚。

  教育的方法和方式很重要,黄家刻意培养体系内老百姓的民族荣誉感、自尊心,挑动对建奴的仇恨,灌输他们忠于黄家的思想认识,歌颂民族英雄。

  黄胜不遗余力投入大量钱粮狠抓教育不会吃亏,用不了多久荣辱与共的军民会为了消灭建奴奋不顾身。

  由于岱山岛、舟山岛文盲太多,叶建功、马五两个百总的火枪手都义务协助专职教师教书育人。

  很快岱山岛的学校就红红火火,舟山岛的识字班也是人头济济。那三百卫所军几乎每天都有人挨打,不是挨军棍,而是挨千户大人的竹条。

  当然事出有因,是这些兵丁中默写生字没有过关的人挨千户官胖揍,金劲打他们时还告诉他们,自己以前也是一个大字不识,就是被家主黄大人这样打得能写会算了。

  没有卫所军不服气,只叹息自己太笨,想要不挨打唯有苦读书。只不过一年而已,黄家在岱山岛立足了,马上就会根深叶茂。

  当岱山岛和舟山岛的人民发现那些天天都教他们读书识字的年轻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时,炸锅了。

  呼啦啦来了上万人在黄大人居住的馆驿外跪求,他们舍不得这些优秀少年离开,请家主把他们留下。

  黄胜很高兴,这里的人民对叶建功、马五百总火枪手依依不舍的感情就充分肯定了这些年轻人这半年多的工作成绩。

  小事一桩而已,黄胜让替换的刘大碗、陈承才百总向叶建功他们虚心求教,所有的的少年火枪手完成交接,不可以中断任何人的学业。

  并且广泛宣传,这是军队正常换防,明年这些少年还会来岱山岛驻守。

  后来这里的所有人都服了,黄家原来都是好人都是文化人啊!所有的火枪手少年都感到了与有荣焉,所有的黄家人马都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赖。

  这里军民同心,会成为黄家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攻打下这里。

  由于要给火枪手少年换防的过渡期,黄胜决定在此地逗留五日,跟随船队来这里加强基层军官队伍的二十位新提拔的总旗官见到了他们即将工作的地方,知道岱山、舟山岛在家主眼里多么重要,他们拖家带口前来当然会替家主守住这片领地。

  金劲和周强有了二十位有经验的基层军官,带出一个千户战斗力不容小觑的卫所军指日可待。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