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六章:时不我待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投靠大明投靠黄家获得的好处不是建奴能够给予的,只要不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投降建奴根本不可能。

  黄家留在忠明堡的屯民也有三千余户,超过一万五千人口,他们有一部分是黄明理、黄明道麾下辽东籍大明兵丁的家眷。

  还有一部分就是收留的无地农民,沿海、沿河已经挑选好地开垦了十几万亩屯田,今年有望收获二十万石春小麦。

  袁崇焕自认为一心为公,他真的不是汉奸,他想干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实在想不出这位大才子为何就是瞧不上自己,处处跟他为难?

  这就是一切悲剧的起因,一个没有才能的人能够左右国家大事,能够决定将军的生死,他自认为自己是对的,用他短浅的见识看世界处理事情。

  大明有太多这样的官员,平时不知道练兵守土加强防御,贼兵围城时束手无策,最后自己上吊全节,落得个忠臣美名。

  可是这样的忠臣可取吗?由于他的渎职导致无数百姓罹难岂是他一死可以赎罪?他们也就比投降乞命的软骨头好一点点而已。

  袁崇焕认为自己是对的,开始针对东江镇布局,居然要让朝廷发给东江镇的粮饷转道去山海关点验后才可以发往皮岛。

  大明哪里有黄家体系的工作效率,从登莱发运的粮船直接起运皮岛要十天半个月,再绕道山海关走一圈劳师动众不用说,损耗多出两成都不止。

  嗷嗷待哺的东江镇被袁崇焕的阴招伤害得不轻,本来严重缺粮的毛文龙苦不堪言。

  如此损人不利己,浪费粮食浪费劳力和时间的命令就是这位一心为公的袁崇焕下达,他就是要掐着毛文龙的脖子逼其就范。

  不仅如此,明明东江镇有军民十几二十万,他只肯以两万八千实发钱粮,本来就脆弱的东江镇被如此一搞饿得人人脸上出现菜色。

  还好黄胜知道历史走向,大量的日本大米运去,大量的东江镇移民运出,使得历史上记载东江镇有大批汉民活不下去,开始上岸投降后金主动做奴才的事情没有发生。

  有因才有果,东江镇的辽民都是不愿意做奴隶的汉民,他们历尽艰辛逃到海岛上,艰难困苦也就罢了,最后他们的领头人冤死后,这些人相当于被大明抛弃。

  后来这些辽民大多数成为了建奴的帮凶,跟随后金军攻击大明屠杀同胞,袁崇焕是始作俑者。

  黄胜手上有许多日本大米,早在正月初十跟着李国助去日本的船队已经回来,运回了一百万斤跟日本征夷大将军协议的铜锭和三十三万石大米。

  这一次没有抢到海盗,因为李国助实力大增,士气高涨,他们抢顺手了,抢到甜头了,来到五岛列岛横扫海盗,轮不到黄家出手拿好处,黄家船队也找不到已经躲得远远的海盗来打。

  估计这半年下来,端了好几个海盗老窝的李国助实力又会增加不少,他采取抢劫和收编两手抓的劫掠方式,不知道会多出多少战船多出多少海盗兵力,银子也抢得不会少。

  离上一次跑南洋又过去了近一年,时不我待,黄家需要大发展。

  在黄家许多大工匠的辛勤劳动下,在强大的资金投入下,黄家湾岛和去年投产的岱山岛船坞都在开足马力生产海船。

  由于黄家不差钱又增加了许多熟练工,明年战船、商船的产量翻番不是梦想。今年新式战船又有九艘下水、哨马船完成了三十几艘,千吨级商船也建造了六艘。

  新战船全部装备黄家生产的复合炮身铸钢滑膛炮八成,线膛炮两成。改造的战船也开始大量换装新炮。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