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七章:军事堡垒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绞索加滑轮组起吊关闭城门,黄胜给这个城池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忠明堡。

  方案上报到了辽东经略王之臣手里,他举双手支持,当着身边的官吏夸赞大才子会办事,连替堡垒起的名字都是那么合时宜。

  臣服内喀尔喀是王之臣的政绩之一,也是朝廷给蒙古诸部的一个态度,王之臣也怕这些用来做表率的内喀尔喀人被建奴奔袭斩尽杀绝。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政治影响太坏,从此以后大明上国的威信安在?所以尽可能保证庆格尔泰的部落安全成为了共识。

  王之臣立刻赶在去京师上任前派了三千班军和流民去修筑堡垒,辽东有许多内地的卫所军来做班军,他们根本没有战斗力,在这里服役一年半载都是当牛马使唤。

  辽东经略还下拨了一万两银子,三千石麦子来协助修建忠明堡。

  他表示在兵部尚书任上也会关注内喀尔喀蒙古人的安全问题,叮嘱马世虎和黄明理两位将军在建奴来袭击时千万要给予救援,不能坐看他们被消灭。

  黄胜当然要把钱粮和人力用好了,用科学了,不仅如此还要贴工贴本。他委派顾山海带了黄家大师傅,又招募了许多流民,运来了几千包水泥修建码头堡垒。

  这个紧靠大海的城堡建成后和简单加固的原千户所城如双子塔般一个在西一个在东。

  两个堡垒有南北两段三里的城墙相连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西堡由庆格尔泰驻守,紧靠码头的东堡由黄明理麾下明军驻守,这当然不是明面上的。

  这里是庆格尔泰临时驻守地,黄家只不过来三个总旗正兵,一个总旗前明军炮手协防,准备在来这里做苦力的辽东流民里收留八百户屯田。

  这仅仅是尝试式的圈地屯田,忠明堡附近有大量抛荒的田地,总量超过八十万亩,而且这里水资源丰富,地表水也相当充足。

  可是这里兵荒马乱,汉人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大有可能轮不到自己收获就会被建奴来割了麦子。因此黄胜只在靠近忠明堡的地方挑选几万亩抛荒不久的好地让留下的辽东汉民耕种,聊胜于无。

  即便被建奴割了麦子损失也有限,大不了给屯垦的老百姓无偿发放口粮,以目前黄家的实力,只要人不是太多,还补贴得起。

  在这里屯田的辽民以后也是黄家人民,完全参照黄家管理办法,进行保甲联防,每家每户都必须最少出一男丁,训练他们冷兵器成为乡勇,以后配合黄家战士守一个小堡垒完全没问题。

  这个完全不同的双子堡设计别出心裁,万一建奴来袭击这里,内喀尔喀蒙古民众和逃亡的汉民都能够从两个堡垒之间的南北大门进入忠明堡躲藏。

  但是忠明堡的城墙从南面北面都无法上下,必须从西堡或者东堡才可以上到城墙。大门都是起吊式,由在城门楼子当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