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出路在海上_贞观二年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本,却高回报的诱惑,足以将很多本不是坏人的普通老人,也变成碰瓷党的一员。你不从制度上去解决人们做好事的后顾之忧,光站在那里不腰疼的大讲什么道德礼仪,谈什么‘应不应该’,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

  在胡迭看来,一个社会真要讲道德,那就必须要让讲道德的好人可以从中获利,让那些不讲道德,违背良知的卑劣小人得到惩罚。其实善意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如果不是担心被污陷的风险,有谁会看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而无动于衷?而后来很多事实也证明,哪怕是在那种高风险的环境下,依然有无数的善良人愿意站出来帮助他人,这就说明社会的道德根本不像某些人所贬低的那样已经沦丧。

  再说说这儒家的耻于言利吧——事实上儒家的那点破事,在后世早就被人扒光了,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满嘴的忠孝节义,口口声声耻于言利,可你倒是告诉我,如果个个都不言利,朝堂上那些君子们家中一个个富可敌国的财产是哪来的?中国历史上几次改革,就因为当权者想要动一下他们这些读书人手中的特权,无非就是让他们交点税而已,一个个就跟挖了他们祖坟似的要死要活,完全不顾国家的根基都快被他们这些蛀虫吃垮的事实,宁可抱着自己贪来的那些民脂民膏与这个国家同归于尽,也不愿为这个养活他们的朝庭去尽哪怕一丝的义务,这可不是什么污蔑,这些丑事,都是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的。

  当然,胡迭相信魏征不是这样的人,就算魏征信奉的是儒家,可是他跟儒家的那些人却并不一样,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所以,胡迭也愿意跟他说一些真话。

  看着魏征,胡迭沉呤道:“魏公,我想您真正担心的,应该不是人人逐利的现实,而是一旦人人都开始追逐利益后,人们就会为了利益而抛弃道德的底线,尤其是那些豪门士族,他们权大势大,一旦为祸,那本就度日艰难的百姓就会更加没有活路。”

  魏征两眼微微一亮,看着胡迭欣慰的点头:“你说得不错,百姓逐利,求的不过是温饱,可是豪门一旦逐利,吞噬的,就会是无数条人命,现在,我们还能勉强用道德这条绳索去约束他们,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可一旦这个界限被打破,当世人奢华攀比成风,到那时,受苦的就只会是百姓。”

  胡迭笑了笑,学过历史的他,怎么会不清楚唐朝时期的士族豪门有多强大?这可是连李二都要忌惮的力量。

  “魏公您的担忧或许不无道理,但这并不是我们停步不前的理由,世族怎么做,我们管不了,但在我看来,百姓之所以生活困苦,除了世族的原因,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缺少工作的机会和致富的手段。如果能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