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六章 三魂诉冤情_盖世双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绍了一句。

  “老朽彭碌,见过二位大侠。”彭碌的年龄其实还没有独孤胜大,也就五十出头,不过那精气神看着确实比独孤胜苍老许多,且这个年纪在当年的确可以称老朽了。

  “小女子彭氏,见过二位壮士。”趴在父亲背上的彭氏也跟着说道。

  此时那独孤父子定睛观瞧,见新出来的这俩,也都穿着朴素,神态气质一看就是老实人,且这三位从长相上看,确能看出是一家子,说明那彭瑛至少在这件事上应该没说谎。

  于是,独孤父子的戒备便又放下了几分。

  随后,他们就开始听这三只鬼要说的“事儿”了。

  那事情呢,还得从沧州说起……

  且说这彭碌,本是沧州城中一个普通的手艺人,以制贩花灯为生,因为他手艺不错,做生意也讲究个良心,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三十不到就完成了自己“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生目标。

  可不久后,彭碌的第一个孩子便早夭了;而他的第二个孩子,即彭氏,也因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按现在话说就是脊髓灰质炎,导致了她双腿有些畸形,长大后只有拄拐才能勉强行走。

  至于彭瑛,是彭碌的第三个孩子,他倒是没啥大毛病,无非是有点瘦弱,只是他出生后没过几年,彭碌的老婆却又病死了。

  此后,彭碌便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早些年,也有媒婆上门给彭氏说过亲,但彭氏那情况,媒婆介绍来的自都不是什么好人家,所以彭碌都给否了。

  后来彭碌自己年纪也大了,就干脆把自己的手艺都教给了彭氏,想着自己能照顾闺女一天是一天,万一哪天自己不在了呢,闺女高低也有个手艺能糊口。

  而彭瑛这孩子也挺争气,尽管出身贫寒,还要帮家里干不少活,但还是在十三岁时便考上了童生,且他在音律方面极有天赋,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当地不少文人雅士的赏识。

  这彭家姐弟不仅都很懂事,彼此感情也很好,两人从小没了妈,身体也都不太好,便一直互相照应,好让父亲少点负担;考上童生的那年,彭氏还拿出自己多年存下的积蓄,买了块好料子,给弟弟织了条素色的丝鸾腰带,彭瑛不到逢年过节都不舍得穿。

  就是这么善良和睦的一家人,虽说他们的人生也非一帆风顺,但那日子过得也算有盼头。

  然而,两年前,发生了一场变故……打破了这一切。

  变故的开端,源自一次“上门收租”。

  且说这彭家的住宅,位于沧州城西南的某条街边,前头是门面铺子、后头是几间带院儿的平房,像这种房呢,他们自然是租的,每月得给房东交租金。

  而他们的房东是谁呢?大家应该也不陌生,乃是沧州一个颇有实力的门派――兴义门。

  虽说掌门邵德锦是个气量狭小之人,但兴义门好歹也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