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三章 闲事当少管_盖世双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下来就能拿俸禄的。

  到了嘉靖年间,朝廷觉得这情况有点不对啊,你们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朝廷有点顶不住了啊,于是就开始对亲王的旁系子侄各种降等袭封,以此削降非嫡系皇族后代的整体爵位,进而降低俸禄的支出。

  可惜,这也是杯水车薪……

  到明朝末期,经历了二百多年,老朱家的后代子孙,还在躺着吃俸禄的,二三十万之多……农业经济可架不住你们这么搞啊,老百姓能不造反吗?

  那么“大朙”又如何呢?

  很显然,大朙能顶三百多年,而且还在继续顶着,那世界线肯定是变动过的。

  关键,就是四个字——庶子无爵。

  当然了,皇帝是不适用于这条的:皇帝的儿子,除了继承皇位的那个之外,其他不管是嫡出庶出都可以当亲王。

  但这些亲王的儿子们呢,就只有嫡长子能继父亲的位、嫡次子能封郡王,而庶出的那些,一概没有爵位。

  无爵,便无禄。

  王爷想用自己的俸禄养着这些庶子,没问题,但朝廷可不会另外再给这些孙子们开俸禄。

  这样一来,情况便好多了……

  因为在王爷家里,庶子的数量,是远远多于嫡子的。

  老百姓家通常就一个媳妇儿,所以同一个妈生好几个的也常见,但王爷家大多是妻妾成群,忙都忙不过来,嫡出的儿子不会太多。

  再者,就算有那王爷的正妻能多生的,也不一定个个儿都是男孩儿啊,更不用说那时的医疗条件很容易出现难产或是孩子夭折的情况。

  至于庶子们嘛,十几个也好,几十个也罢,当他们的老爹还活着的时候,他们自也是荣华富贵,但只要老爹一死……那就不好说了。

  你指望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常年供养你和你的母亲?就算他念及兄弟之情或是皇族的脸面,愿意这样做,但将来你的孩子们又如何呢?也全都靠他们大伯来供养?

  这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大朙,王爷们所生的庶子,最多两代,便与皇族没什么关系了——你可以说自己的曾祖和当今太子的曾祖是同一个人,但这并不会改变太子在宫里吃香的喝辣的,而你在路边卖草鞋的事实。

  当然,我这也就是打一比方,也并不是所有庶子之后都混得不好的,也有那精明的,老爹在世的时候就想好了后路,人家骄奢淫逸的时候,他们则利用手头的资源培养孩子修文习武,将来即便是没了皇室的荫庇,也不会过得太差。

  综上所述,大朙的皇族后裔,或者说生下来就能吃朝廷俸禄的皇族后裔,比起我们所知的那个明朝,是要少得多的。

  但就算是这样,皇帝对这些“几百年前是一家”的亲戚的态度也不咋地,毕竟……“少给”和“不给”比起来,还是后者更好不是吗?

  “那照你这么说……”眼下,孙亦谐听黄东来科普了一番之后,便又道,“早就该有人跟朝廷举报这事儿了吧?这搞不好是大功一件啊。”

  “按说也用不着举报啊。”黄东来道,“本朝各地的藩王本来就全都在朝廷的监视之下,每个王爷的封地上都有负责盯梢他们的锦衣卫,而且王府里用的太监也都有东西厂的人……这本来就是公开的秘密啊。”

  “这样啊……”孙亦谐若有所思地念道,“那难道是那个所谓的‘小王爷’把这些在鲁王封地上负责监视他们的探子都给搞定了?”

  “那谁知道去?”黄东来道,“不过刚才的店小二既然敢在公共场合这样公开大声地说那火莲教是小王爷所封的圣教,便证明了……至少在本地,这个火莲教绝对是只手遮天……我看这塘水有点浑,不太好趟……”

  “我也觉得……”孙亦谐点点头,“咱们只是过路的而已,这种和皇亲国戚沾边的事,还是少管为妙,等咱出了济宁地界应该就没事了。”

  二人这样商议好了,便各自回屋睡去了。

  这时的他们可没料到,难得有这他们不想管的闲事,可才不到一天……不想管,也得管了。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