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徐光启约谈_明末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出动,前方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救世军的步伐。

  唯一让张弘斌不满的是,合格的军官还是太少,现阶段没多少可以坐镇一方的大将,索性低级军官还够用,面墙可以维持占领区域的治安,并适当进行一定的防御。

  与武官一样,文官也是非常稀缺。实际上这年头可以当文官的人不少,但是符合张弘斌用人标准的却没有多少。用过去那种文人要冒很大的风险,家族势力的影响,传统官场习惯的影响,都有可能会让救世军走向万劫不复之地。

  明年,明年开春的时候就要举办新一轮的科考,同时两个月后,军校会初步建立。

  是的,自己需要的人才,还要等上半年才能够到位。为此张弘斌不得不让军队放慢步伐,减少进攻的速度和范围,目的就是为了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结果,最先等到的,还是徐氏族人。

  徐光启被贬那是大明朝的文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徐光启的敌对势力。自被贬之后,他在山东可受了不少的苦。一家人算不上赤贫,但也是挣扎在温饱线上,最重要的是从阁老变成普通的士绅,这让人很接受不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崇祯没有革了徐光启的功名。

  功名没有被革除,这就意味着还有被启用的那一天。前提是崇祯那孩子,在某一天能够想起徐光启,而那个时候,徐光启还能够活着。不过崇祯既然只是把徐光启贬到山东而不是岭南,这就意味着他本来也有重新启用他的意思。

  只是历史上,这位并没有遭到过任何贬谪,完全是死在了任上,享年72岁。

  奈何如今救世军的出现,改变了历史,他心中的正义感,导zhì了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斥。几乎全部的朝臣,都成了他的对立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崇祯不想要处罚他,也是不行了。至少,当时崇祯还没有乾纲独断的魄力。

  徐光启去到山东,崇祯忙于政务,却是不知不觉就忘jì了这位老人。这就不奇怪当时,为什么有人宁愿在京城当个不入流的小官,也不愿意到下面当一方县令。外放的官几乎没有返回京师任职的可能性,而在京师哪怕最小的一个官员,也有机会接触到皇帝,故而运气好的话,也有可能会青云直上。

  被皇上遗忘,在当时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徐光启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只怕是回不去了,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毅然违反了贬谪的基本原则,随着族人西去,先是进入了山西境内,经过张弘武的护送,进入了陕西西安府境内。

  这里,可以说已经是另外一个国家,至少统治这里的不是大明朝,而是名叫救世军的势力。是的,这是一伙反贼,而且已经成功的占领了大明的一府之地。奈何,却没有人可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