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开幕式前夕_明末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炎武第一次知道,所谓的文化交流会还有一个所谓的开幕仪式。

  毕竟以前他接触过的所谓的诗会酒会,都是按照时间到固定地点,当天即召开可没什么开幕式的说法。

  不过这些日子来对大秦的接触,让他多多少少对大秦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里务实,所有官员必须要经过考核,确认有真才实学才能够上任,就算要招收秘书,也就是以前所谓的师爷,也不允许超过两个,而且必须要达到一定程dù的级别才有资格聘请。且秘书由政府秘书处统一安排,换言之秘书其实也是公务员,不过钱财改为有公家支付,这却是避免了官吏为了养师爷不得不贪污受贿的问题。

  顾炎武在大明见多了,没什么治理地方的真才实学,有的只是理论,甚至理论都不是的各种知识。说到底,八股文考出来的,不过都是一群死记硬背的书虫,对地方民政其实一点概念都没有。再则一个人要负责那么多方面的事务,没有师爷的话可以直接把一个人折磨死,奈何那么多的工作,薪俸却少的可怜,真亏刚峰先生(海瑞)他老人家可以承受得了。

  复社和东林党的那一套,顾炎武不是不知道。来之前一次次从他们那里听到所谓的治国理念,觉得他们的确是在为大明着想……其实很多年轻人都希望国家强大,哪怕是他也不能免俗。只是没有任何数jù支撑,没有任何预算和计划,凭着一腔热血和虚浮的知识去构建一个世界,说真的这样的世界只是描绘出来,也足以让现在的顾炎武退避三舍。

  慢着,自己是怎么了?

  顾炎武觉得自己似乎不认识自己了……是自己变了,还是这个世界变了?

  一个人沉默了好久好久,才醒悟了过来:不是世界变了,是自己的眼光,或者说看问题的角度变了。

  在一个什么事请都要将就数jù,讲究预算和结算的秦国里面待久了,自己的眼光和看问题的角度也在发生变化。但却没办法否认,有着一系列具体数jù,以及详细的预结算计划行事作风,更贴合实际一些。

  这里是一个和华夏似乎完全不同的国度,这是顾炎武对大秦的第一印象。

  这里的人依然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但是洋溢出来的精神和行事作风却和大明完全不同。

  这里的华夏文明非常的匮乏,或者说大家对诗词歌赋没什么兴趣,喜欢的是各种技术或者非常易懂的东西。于是在书店里面,顾炎武甚至看到了经过翻译的《论语》,会出版这玩意的原因,主要是不少读者反映文言文太难看的懂了。他们不是不想要看这些先贤的作品,但看不懂怎么办?

  秦王一个功德深厚之人,这点顾炎武也不否认,他创办了扫盲班,创办了大量的学校,让天下百姓都有读书的机会。奈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