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学堂童子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有惊人之语。仔细算来,再有两三个月他就该来济州了,到有些期待与他坐而论道了。

  两厢一比较,刘夫子更觉得现在的这班学生愚笨顽劣。由于天热,刘夫子满脸通红,头上的汗刷刷下淌。一怒之下,刘夫子伸手捞过戒尺,胡子一撅,将戒尺往教桌上敲了两下。这是刘夫子即将打人的征兆。

  “你们说,脑袋里装的都是浆糊么,怎么都背不下来。”由于生气,刘夫子的语气也高昂起来。

  “既然都背不下来,那把手都给我伸出来放到教桌上。不会背,那我可要连着一个个打了!“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有些羞愧,却也期盼能有同学将文章背默下来。可等了许久,仍是没人背默下来,学生们只好把手伸出来放在课桌上。

  刘夫子看着学生们都主动伸出手,心里又急又气。再次喊:“还是没有人背诵到下篇么?”

  “只要有一个能背下来的,我也不打你们!“

  等了片刻,依然没有学生站起来主动背诵。刘夫子一咬牙,将戒尺举过头顶,就要往第一位学生的手上打去。就在此时,只听窗外喊道:“刘夫子,且慢!我来背!“这声音不太雄浑,略显稚嫩,却也有一种坚韧。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心……”也不等刘夫子答应,窗外之人就自顾自的默背起来,背书之声由远及近,传人教室。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窗外之人背完上篇犹自不停,继续往下背。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至此洋洋洒洒千多文字的古文完全背诵完成,无一错误,无一断处,刘老夫子半举起戒尺的手放下了,惊奇地看向已经走入学堂的人影。来人看年纪也就十一二岁左右,身量不高,脸色略显潮红,双目却炯炯有神,施施然站在学堂。

  刘老夫子见这一幼童竟能背诵这整篇文章本就心下奇怪,再一审视,发现幼童处于大庭广众之下,面对诸多大人也不紧张,不仅好感大增,连因对学生们失望表现而阴郁的心情也散淡了,于是明知故问道:“书可是你背的?“

  幼童听得刘老夫子问话,立正向刘老夫子行了一礼,恭恭敬敬的道:“却是小子所诵,适才小子孟浪无状,还望老夫子宽恕!”

  看这幼童如此举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