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尘埃落定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自己照旧生活着。

  在那里,他因为工作出色升值了,被调到旅游局去做了个副主任科员。在那里,他恋爱了,认识了一个小学老师。在那里,他同女朋友一起交了房子的付把耸下的父母接进了城。

  是的,在那里,另外一个自己正在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人生。

  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是的,那一切都是在梦中,相比之下,眼前的一切反显得真实。就好象现代的那个自己不过是,明朝孙淡的一个梦境。

  珍惜现在吧,好好活着。

  孙淡深吸了一口气,提起笔在纸上写道:

  “推内求之心,有无时不自验者焉。

  盖所亡所能,亦因人心为得失者而耳。日知而月无忘者焉,岂尤有优游之候谈!

  今夫时积而日,日积而月,月积终身焉,故无人不行乎其也!

  这是吕留良的《日知其所》。

  昌晚村先生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八岁能文,是清初抗清义士和精神领袖。后人对吕留良的认识大多来自雍正十年时的文字狱。吕留良是在死后四十九年,受湖南儒生曾静反清一案牵连,被雍正皇帝钦定为“大逆”罪名,惨遭开棺戮尸枭示之刑。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株连,无一幸免。

  不过,真正让普通百姓知道这个人的名字,还是吕四娘刺雍正的传说,这也是后世许多武侠的题材。当然。传说也不过是传说,没有任何事实依旧。

  但不可否认,吕留良是明末最有名的学术大师,同他比起来,现代的所谓的国学大师根本不值一提。

  大师的代表作难道连这场小小的院试也应付不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孙淡还是不急不缓地写着,用的是标准的馆阁体,为的就是怕在誊录的时候被书办们抄错。

  院试的每一张试卷都要由专人誊录,明朝时读书人不多,识字率也不过百分之一,甚至更低。加上很多学童没有见识过名家字帖,也没专门练过的,许多人的字还都是一塌糊涂的我字体王八体,潦草得不堪入目。

  有人就因为字迹太潦草。在誊录时被人抄错了字句,最后名落孙山。

  孙淡对自己所抄的在这篇文章信心十足,但意外之所以被称之为意外,很多时候就因为一点小小的疏忽。

  细节决定成败,孙淡绝对不会让那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生。

  昌留良这篇文章很长,大约两千多字,抄起来要花不少时间。

  但孙淡还是不紧不慢地抄着。倒将对面的孙浩看得浑身是汗。

  “禀大人,考生孙淡已经考试答题了。”一个考官跑进屋面色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

  王元正呵呵一笑:“好个孙淡,在我的考场里睡了一整天,现在总算知道起来答题了。狂安,狂生!若换成我的性子,这样的人即便再也才气,也一概不取。”

  那个考官道:“王大人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