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场里场外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凝重起来。

  “可以答卷了。”孙淡叹息一声,给砚台添了点水,慢慢地磨起墨来,又朝孙浩点了点头。

  看到孙淡的淡定从容,孙浩一颗混『乱』的心也安稳下来,学着孙淡的模样深吸了一口气,也不紧不慢地磨起了墨。渐渐地,他逐渐进入了状态。

  其他的考生听到人磨墨的声音,也都平心静地准备考试。

  一时间,满院都是墨锭和砚台摩擦的声音。

  在贡院外,大明湖边,先前送孙淡前来考试的众人都还没散去。

  实际上,有的人本打算走的,可是,因为这么多聚集在这里,引来无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渐渐的,人不但不见减少,反越来越多。

  “回去吧,回去吧,没什么热闹看。”

  即便有明白真相的人在高声喊,可人们依旧没有挪窝的意思。

  很快,有人头顶着竹扁过来叫卖:“新蒸的馒头啊,东平的白面,济南人罗锅巷木家的手艺哟!”

  “木家的馒头来一个。”

  “好呢,你且稍等。”

  “烤鱼哟,大明湖的烤鱼。”

  “冰糖莲子羹,不甜不要钱。”

  有胡琴幽咽拉响,间或说书老人的沙哑的歌声:“各位大爷且围过来,听老汉说一出孙行者被压五行山的故事。”

  “听故事了,快说快说。”

  “且说这故事本为蓬莱山人所著,你们可知道这个蓬莱山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究竟是谁呀?”听到有人说书,几百个人都围了过来。齐声问。

  那说书先生指了指贡院,道:“据坊间传言,写出《西游记》这出故事的才子就是孙家的孙淡,也就是小杨学士口中的孙家小天才。如今,孙小才子正在里面考秀才,以他的才气,中这科秀才应该是三个手指捏田螺—稳拿。”

  “原来是他呀,果然是我们山东的天才童子,竟能写出这样绝妙的故事。”众人都是一阵叫喊。

  说书先生手中的胡琴一停,又道:“各位父老大爷,今日我就在这里说孙小才子写的故事,然后等小才子高中秀才,从贡院里凯旋归来,你们说好不好。”

  “好!”众人震天价地叫起来:“孙小才子中今科的秀才那时没任何问题的,我等都要在这里见证。”

  “如此,请各位大爷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给人场,多谢,多谢!”说书人团团一揖。

  有铜钱雨点一样扔过来。

  正要开讲,那边突然有人扯着嗓子一声叫:“快去看有,三笑班的戏子们正在那边搭台子,说是要演一出《浣纱记》,十个铜钱一场。”

  “听完《西游记》就过去,今天可找着乐子了,比那庙会还热闹。”

  不断有卖小吃的,唱戏的,说书的加入到这个盛大庆典之中,人也越来越多,贡院之前水泄不通。

  考场之内,一个考官忧心忡忡地跑到王元正的面前,一脸惊恐地说:“禀大人,外面好多人,唱堂会一样,是否要驱散他们。”

  王元正手中正捧着一本是书看得入神,闻言抚须道:“驱散他们做什么,让他们热闹热闹也好。山东一地,文风鼎盛,文风鼎盛啊,此乃天子教化之功。”说到这里,王元正哈哈大笑起来:“我当奏报朝廷,为山东学政衙门请功。”

  笑完,王元正又欣慰地点了点头:“区区一个院试能够在地方上引起这么大轰动,全因孙淡一人,看来,今科孙淡中今科秀才是众望所归了,希望我们这个孙小才子不要让我失望。他现在在做什么,已经开始答题了吗?”

  须臾,那个考官跑回来报告:“禀大人,孙淡正在睡觉。”

  “这小子。”王元正无奈地摆了摆头:“他还真沉得住气啊!”

  王元正也有些发愁,院试考试制度严格。每个考生的卷子交上来之后,要由专人誊录,然后把名字糊上。就算自己有心放他一马,也不知道孙淡的卷子是哪一张。

  希望他能被被自己亲笔点中,考个秀才。否则,不但自己和杨慎会很无奈,连带着济南百姓也会大失所望。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