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天时间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竖不起筷子,相关官员可是要砍头的。”

  “河道也真是,决口的是你们的河堤,如今要钱最狠的又是你们,没追究你们责任已是法外开恩,如今却有贪得无厌了?”

  “决口乃是天灾,与我河道又有什么关系?没错,我们河道这边要的银子是多了些,可决口总不可能不补上吧。每一土一石,一个人工,哪样不要钱?总不可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补一段,留一段不理不睬吧?”

  ……

  满堂都是争辩声,帐本翻页时的沙沙声。

  杨一清只觉得一真头疼,作为一个三朝老臣,在宦海里沉浮了几十载,他自然知道赈灾的事情并不是发银子,银子一发就完事大吉,还得依靠地方官员通力合作。其实,他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权威一手包办将银子发下去,如此,效率虽然提高了。可将来肯定有人对自己心坏不满,未必肯出力。

  所以,他就乐得由他们争辩、讨论,或者说讨价还价,这事急不得,今日若不等他们将事情讨论清楚,将来可是有后患的。

  表面上,杨一清还是装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悠闲地喝着茶水,甚至同身边的夏言和王恕聊起天来。

  同杨一清不同,王恕和甘必达却显得有些紧张,或者说拘谨。说话的时候,也不住走神。

  在座各人自然是各怀心思,惟有厅堂正中站着的张璁却是身心放松,不住地调和着各衙门,举止得体,让人心生好感。

  杨一清看得不住点头,心道:这个张璁虽然为人不堪,活脱脱一个小人,可为政却是一把好手,可惜了。

  张璁这次来淮南当钦差副使其实是朝廷各方妥协的产物,他本在南京刑部当主事,已被投闲置散了两年,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在这个位置上终老一生。

  可是这次淮南赈灾,黄锦硬生生将他塞了进来,一来是给内阁大姥们心中添堵,二来看有没有机会让张璁借此机会捞去政绩,以便重新起复,为黄、张一党添一员干将。最重要的是,黄锦也知道河漕这边问题很大,孙淡甚至杨一清都有意用洪灾一事大做文章,将河漕翻个底掉,搂草大兔子,将黄锦陷进去。为了自保,得让张璁在这里盯着。

  对黄锦的这个心思,朝臣自然是心知肚明,也大力反对。可皇帝大概是知道无论河道如何糜烂,黄锦都需要保住。一来,黄锦是他皇帝的心腹,再则,如果黄锦出事,又有谁能制约内阁呢?

  想了半天,皇帝干脆直接下令,让张璁做了这个钦差副使,给内阁上眼『药』。

  大厅堂里正闹得欢,突然间,坐在杨一清身边的夏言眼皮突然一跳,转头看着杨阁老:“杨相,外面好象不对。”

  杨一清立即闭上了嘴,侧耳一听,却听到外面一阵沙沙的脚步声。抬头望去,屋外人影婆娑,前后左右都是。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