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2章路线之争4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空军未来的主力战机,当然不可能一直用国外的发动机,你可要加油了。”

  一席话说的半轻半重,有鼓励也有压力,这也就是吴达观了,除了他,在华夏的航发界,够资格这么对张恩河说话的,还能找出几个?

  知道项目无恙的张恩河,心中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事——他这也是被前些年那种项目轻率地上马下马的决策方式给折腾怕了,你想想,自己穷尽心力搞的课题,上面一拍脑壳,说停就给你停了,这搁谁能受得了?

  而且带着这种心思搞科研,难免会三心二意不是?

  不过吴达观最后那几句明着鼓励暗着鞭策的话还是让他涨红了脸,嗫嚅着就想要说几句叙功兼表决心的话,却被张部长抢先开口道:“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需要静下心来循序渐进,张总工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好饭不怕晚,“歼十”的发动机问题既然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你这边还是要精益求精,切不可贪功冒进,好了,关于大推的事情我们就暂时讨论到这里,三线并进,也让我们多了些保障,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中推吧。”

  “中推,我们现在也至少有两条技术路线。”这回开口的是燃气涡轮院的刘大想。

  “已经成熟可用的,是我们与罗罗合作研制的“华山”发动机,经国家验收后定型为“涡扇7”,该发动机是基于“斯贝MK807”发展而来,最大推力为吨,由于运用了大量新材料,推重比达到了,现在已经被出口巴铁的“枭龙”战机采用,同时,空军方面在看过了这型战机后,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内也可以装备一批,以取代部分尚在服役的“歼6”及“强5”战机,因此我们可以预期,这型发动机的产销量将会非常大,预计总装备数量有可能超过2000台。”

  这个数字一报出来,几个相关单位的人脸上都露出了交织着得意与兴奋的光芒,这其中,最得意的当然是西航发和蓉城飞机制造厂与会的这几位。

  特别是宋文华,此时,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当初“枭龙”战机的轮廓第一次被他勾勒在了一张餐巾纸上的样子,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一抹微笑。

  “枭龙”战机,脱胎于“歼七”,刚开始的时候,还被谭振华称为“全能超级7”,原本只是为了满足巴铁的需要而研制的一款专供出口的大改型“歼七”,可在贲德搞定了PD雷达、西航发和燃气涡轮院联手搞定了“涡扇7”、他本人搞定了大边条翼的气动外形并和陈义坚联手搞定了多余度电传飞控之后,这型战机彻底脱胎换骨,发展成了一型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现在就算让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古列维奇这两位重生,恐怕都看不出来这架战机和“米格21”之间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