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四章 杀青_从电台主持走进娱乐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还有几位有些经验的导演,例如章勋,例如雷鸿,例如宁淮。

  这几人里面无疑数章勋经验最为丰厚,有十年跟组经验不说,还有票房大获成功的【铁拳】、【非诚勿扰】以及正在拍摄的【卡罗尔】。

  章勋虽然在国外不能赶回来,但可以跟赵守时通话交流。

  一开始的三两天还不错,章勋凭借自己的经验给赵守时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让赵守时稍稍有些自信。

  但很快章勋就翻脸了,不仅仅不给赵守时提建议,甚至连他的电话都不接。

  或者说不敢接。

  章勋正在国外拍摄【卡罗尔】,这同样是一部文艺片,但题材与故事性与【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干系。

  在他给赵守时提出建设性建议的情况下,章勋发现自己对【卡罗尔】的掌握产生了偏移。

  就像一个人同时修炼两种顶级功法,有走火入魔的趋势。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章勋不敢分神。

  赵守时指望不上章勋,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找雷鸿,反正这小子目前没事。

  于是赵守时就更有自信了,但赵守时并不太高兴。

  自信是因为赵守时发现雷鸿这个导演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比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研究生,并没强到那里去。

  至少强的并不明显。

  雷鸿别看有一部【心花路放】打底,但这部【心花路放】的成功更多是多方促成的结果。

  赵守时提供的本子本就很成熟、很优秀。耿浩、郝建、马丽这些优秀的喜剧演员在本就不错的剧本上进一步的完善。

  甚至他们有能力在拍摄过程中,就觉得不适合的环节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改善意见。

  这么说吧,只要导演不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那【心花路放】的成绩就不算太差。

  当然,【心花路放】的大获成功跟雷鸿与张羽也有很大的关系。

  只不过雷鸿却无法就【一个都不能少】的项目给与赵守时建设性的意见。

  这样的情况下,赵守时要是能高兴起来就怪了。好在雷鸿不想当废物,就把执行副导演的职位给接了下来。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聊以慰藉吧。

  雷鸿都不行,那跟雷鸿同一等级的张羽估计也够呛。

  那留给赵守时的机会就不多了,只有一个他的研究生导师宁淮。

  说实话宁淮的经验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北电导演系的导师,年纪轻轻就评上副教授了。

  但这个经验大多是理论经验,至于实战经验有,但真的不多,而且片面。

  毕竟教师上课拍摄的素材都是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的短片,长片经验本就短缺,更遑论是有野心冲奖的文艺片。

  而且章勋还有些郑重的提醒赵守时,如果可以,不要找宁淮。

  理由是宁淮作为北电导演系的导师,走的是标准的学院派路子,在讲台上讲课可能如黄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