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七零 纷至沓来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什么都没答应。因为最后商定下来的两条行动原则,即使没有对方的许可,他们也完全可以实行。

  事实上,眼下吴襄军的行动正是严格遵循第一条在做的,而等到琼镇与鞑子大战过后,若有便宜可占,他们难道还会老老实实窝在山沟子里么?肯定是跳出来抢人头啊!这本是辽镇最擅长的事情,还用得着短毛许可么?

  当然想通了这一点之后的吴三桂并没有什么怨恨之心——他本也没付出任何代价,就这么空口白牙的跑到人家那边去行了几个礼,说了几句好话,难道还指望对方会砸锅卖铁的帮他?本来想的是双方合作,但短毛既然完全看不上辽镇的战力,那合作也就无从谈起。

  不过要说这一趟是全然白跑,那倒也不尽然——在取得了琼镇方面的许可之后,他们辽镇行动起来多多少少会与对方有所配合,而非单纯的抢功占便宜了。此外解席也同意他留下了数名传令兵,琼海军在作战之前和大战之后都会第一时间通知辽东兵马,以便于他们抓住战机。

  如果不是不放心自家老爹,吴三桂本来都想亲自留下,他希望能亲眼看见短毛军是如何与后金及蒙古强兵大战并取而胜之,把握住其中的奥妙。可惜亲爹那边终究是更重要,所以只能安排了几个最机灵的心腹部下留在天津,并叮嘱他们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学着点。

  话说天津港这边,在打发走了吴三桂之后不久,解席等人却又迎来了一拨不速之客,这回却是从京城过来的——大明皇帝派出的特使,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太监,曹化淳。

  严格说起来曹化淳不算是“不速之客”,因为北京方面郭逸等人已经提前两天给这边发来了电报,说是崇祯皇帝耐不住性子了,非要派个太监过来催促下。原先是打算派高起潜的——皇帝在军事上依旧非常信任他。不过周延儒钱谦益等人在旁边敲了点小边鼓,说高起潜当初在山东跟短毛曾闹过不愉快,短毛那帮人又是跋扈不知礼的,派过去没准儿反会坏事。

  要说崇祯的性格刚愎,那也是要看时候的,如今在城外有大批鞑子兵围着的时候,他还是比较能听得进谏言的,于是便换了个人——和钱阁老素有默契的曹化淳笑眯眯出场了。能在这时候离开北京城,可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曹太监此举也算公忠体国,在皇帝那边很是刷了一波好感。

  跟随曹太监一起过来的还有几名文官,都是钱阁老和周阁老一系的少壮力量——到短毛这儿刷军功来的。朝中别的派系可能还对琼海军能否击败鞑子兵有所怀疑,钱阁老却是深信不疑,上一次的山东之战,他借此一举翻身,这一次的机会,当然更是要好好利用!

  只可惜这回的好处不能再由他一人独占了——周延儒早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