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这对比,清晰明了_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着笑容,看着这水波粼粼的稻田,仿佛是看着自己的孩子。

  此刻,易泽已经明白这一期节目的设置了。

  破碗中沉睡着的灵,并没有实体,也不存在着什么直接面见朱元璋。

  它存在于天地,见证着大明一朝的风雨兴衰。

  这是一个沉默的注视者。

  易泽看着在田地里辛勤耕作的农夫,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心中有所触动。

  他们,文化不足,大字不识几个。

  但他们明白,谁对他们好。

  即便是古稀之年的老者,也清楚的明白,还是新皇帝好。

  易泽走在田埂之上,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大明初立,国家凋敝。朱元璋为了恢复国力,也为了老百姓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频频颁布诏令,鼓励垦荒,并减免租税。”

  “洪武二年,明初第一次大规模蠲免赋税,往后的洪武三年、四年。九年,都曾经在各个地方陆续蠲免赋税。”

  “刚才那位老伯,年逾古稀,历经元明二朝,想来也是吃了诸多苦头,受了百般欺侮,及至古稀之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他的兴奋,他的快乐,都建立在一块不大的土地之上。”

  “现代人或许难以理解这样的心情,但我想,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他身上的快乐与幸福。”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洪武一朝。”

  易泽的声音轻且缓,一如他的脚步。

  他看向远方,立足田埂,目光中多了几分肃然。

  “仅仅此事,还不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因此,我们需要对照,需要其他的皇帝来进行比对。”

  “细数封建时代,大明为汉人最后的天下,再往后,则是满人的天下。”

  易泽不急不缓的走着,时空在脚下压缩。

  他一步跨出,日月变化,山河异位。

  依旧是原来的地界,然而景象,却又大不相同。

  田地依旧是开垦着的,秧苗依旧随风飘舞、

  可地里的农夫,此刻缺少了笑容。

  他们浑浑噩噩,眼珠间或一轮,代表着他们依旧是一件活物。

  麻木不仁,行尸走肉。

  一眼望去,死气沉沉。

  仿佛,这些人都失去了脊梁,丢失了主心骨。

  观众第一次见到如此场景,纷纷大惊失色。

  “这难道是王朝的末日之景?”

  “一个朝代即将终结之时,便是这般景象。”

  “百姓的生活状态,百姓的精神意志,是最直观也是最根本的表现,看这个朝代好不好,就看底层老百姓就行了。”

  “浑浑噩噩,虽生犹死,这个朝代完了呀!”

  “这难道就是大明末期崇祯皇帝之时?”

  “也只有崇祯皇帝之时,才可能是这幅景象了,毕竟国家都快没了,土地兼并严重,这些都不是自由身,而是佃农!”

  观众们纷纷猜测着。

  他们从这些农夫脸上的神色,从他们干活的劲头,做出了判断。

  只等待着易泽盖棺定论。

  易泽同样是走在田埂之上。

  环境,地界,都未曾发生太大的变化。

  变化的是人,是时代。

  这种对比,相当之强烈。

  有农夫发现了易泽,但也只是麻木的看了一眼,转而继续着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肯定有观众朋友会认为,这是明末崇祯皇帝治下的子民。”

  易泽看不到弹幕,不知道观众的讨论。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做出猜测。

  他继续言讲:“只是用开国之治,与末世王朝相比较,并无意义。”

  “这个时代,同样是盛世,同样名垂青史!”

  易泽的目光陡然间深邃,似乎在透过屏幕,看向每一个观众。

  “这个盛世,你我皆知晓!”

  ……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