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阅微草堂笔记_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垂青史?也不至于产生争议了。”

  “????个人都有个人的选择,而且那个时代,鞑子皇帝可不把汉人当人看的,你敢反抗他就敢杀,真以为他会讲什么君子之礼?做梦呢你。”

  “典型的我做不到但我希望你能做到的思维,真的是脑子有洞,这样的话也敢说出口。”

  “有些人真就觉得别人就一定要是圣人了呗?真要是换做是你,恐怕早就跪在地上,大喊‘奴才知错,皇上饶命啊’,哦不对,那个时代汉人是没资格自称奴才的。”

  “只有像和珅这样的满洲贵族才有资格自称奴才,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一种亲昵的称呼,汉人不能用,只能自称臣。”

  观众们讨论的那是一个热火朝天,不少人都开始了争吵。

  大抵是三观不合难以相容。

  不过好在弹幕上的语言,大家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克制。

  至少没有在弹幕上亲切的问候对方的家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易泽继续讲解着:

  “对于在编纂过程之中,最终递交上来的成稿,乾隆也会亲自审阅,标准相当的严格,但凡被乾隆发现有一点问题,就不是发回重做的概念了,而是直接把编纂者抄家问斩!比如说,在《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一个负责校阅的总校官陆费墀(chi三声),作为《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官职最低、背景最弱的那个,主要的工作就是背锅。

  他背锅背的有多惨呢?

  根据记载,陆费墀累计被乾隆皇帝罚款罚了十多万两,而后再被革职,因为这个原因,陆费墀在下岗之后不久,就因为积郁成疾,一命呜呼。

  按理说人死了应该也没事了,但乾隆皇帝脑洞清奇,认为陆费墀这样的死法,分明就是对他有意见,于是直接下令抄家,将陆费墀的家产拿过来充公,作为修书的经费。“

  “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实际上这份工作远比饲养老虎还要危险。“

  “《四库全书》编纂多年,折腾了很久,而获得过总纂官头衔的人,一共有三个,每个人日子都过得非常惨。

  一个是原云南巡抚孙士毅,因为被李侍尧贪污案牵连,革职发配新4疆,后来因为要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皇帝法外开恩,命令孙士毅自带干粮赶回京城来修书,莫说加班费了,就连基本的工资都没有,纯粹的当牛使。“

  “而另一个总纂官陆锡熊则更加的凄惨,每天的日常就是在朝堂上被乾隆皇帝大众训斥,然后罚钱,修书过程中但凡有所纰漏,需要返工重修的,乾隆皇帝还会让他自己支付返工带来的额外支出,妥妥的贷款上班。

  1762年,这位陆锡熊大人不知道哪里得罪了皇帝,在正月期间被乾隆派去盛京文渊阁校书,这个时候,山海关冰天雪地,陆锡熊作为一个南方人,身体没顶住,堂堂朝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