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3 病的不轻啊_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权。

  大抵就是个花瓶,还是不好看的那种。

  苏轼到任之后,身心俱疲,心情郁闷。

  也因此多次在黄州游玩。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了后世多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均作与元丰五年。

  仅仅一年时间,苏轼的产出量惊人。

  而且都是名垂千古的佳作。

  基本上现在要背诵的苏轼名篇,这一年就占了三篇。

  其中,《定风波》是高中必背篇目。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熟悉。

  尤其是那一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为人所熟知。

  大抵上记不住全篇,总是会记得这一句的。

  但同时,在距离这个时间过去有几天,或许是一两天的时间段里,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名叫《游沙湖》,同样写于元丰五年三月。

  当然,绝大部分人只记得这首词了,对于前面部分的东西,丝毫没有印象。

  《游沙湖》全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同样是三月,同样是黄州。

  其中有一句很有意思: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得疾意思就是得病。

  苏轼病了。

  为什么病了?

  因为去看自己买的田地了。

  田地在哪里?

  在沙湖。

  相信很多人已经能够将两首词联系到一起了。

  三月七日,苏轼前往沙湖看田,中途下雨了。

  没有带伞的苏轼,看着别人都在躲雨,狼狈而行,直接笑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他一个人,“竹杖芒鞋”优哉游哉,看着“同行皆狼狈”,还能“余独不觉”,潇洒自在的很。

  换现在的话而言,我在雨中装逼,看你们狼狈而行。

  雨下的其实并不大。

  但是三月,正好是料峭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