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招贤纳士_御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沔阳城内,近期非常的热闹,四面八方来的民众来参加城隍庙会,城隍会又称“傩礼会”,是沔城传统庙会之一,从其名称看,这样的庙会是由城隍庙主办的,而其意义呢,则要从其另名“傩礼”来考查。《辞海》:“傩,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论语·乡党》:“乡人伲朝服而立于阶。”《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伲”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春秋时,乡人举行驱逐疫鬼仪式,孔老夫子知道了,还要穿上朝服,伫立在东阶,以示虔诚;而秦时更进一步敕命有关官员举行并扩大这种仪式。炎黄子孙的这些早期文明,绵延不断地流传下来,在荆楚大地这一古州县治所的沔城,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傩礼盛会”。

  沔城的“城隍会”是在四月廿八日——五月初一,每次的城隍会所供迎的菩萨,除了“城隍”外,还有一个“金容大帝(即火菩萨)”,“金容大帝”是一个“火神”,即专管“火”的神祗,大概是人们逐渐感到在“火”给人类创造福祉的同时,“火灾”却也给人们很大的痛苦,从而产生了攘除“火灾”的愿望吧。因此,四月廿八日的“城隍会”是一个“驱逐疫疠,攘除灾害”的盛会。

  趁着四方来客的热闹盛况,沔阳城珵王府,世子朱启泰就命人在社会上张贴招贤纳士榜!凡是会开锁、破解机关、算术等有一技之能的均可以前往王府应聘。待遇优厚!

  看到这样的招贤纳士榜,不由得让人非常的疑惑,珵王府的难道有什么不可告饶秘密么?

  随着广告的广告的打响,前去应试的人不少。但是想要成功入选就得先解开王府人员为他们准备的鲁班锁,也被称为“八卦锁”“孔明锁”,其来源众纷纭一种法是春秋时期由木匠鼻祖鲁班所创。民间传,鲁班为了考验儿子的动手能力而发明了一种利用六根中间有凹槽的木条不借助外力拼合出来的玩具,也就形成了最初的鲁班锁

  还有一种法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根据八卦玄学内在原理创造而来。现在鲁班锁的真实发明者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但是毋庸置疑,它是木匠匠饶智慧结晶。

  前来应试的人,抱着极大勇气而来失败而归。在这群应试人员中,有很多的江湖人士是来打探消息的。其中就有左掌门派出来的眼线。

  这场简单的测试,就劝退了很多高手。但是人群中有一个身材矮的人,在排队应试,这个人龙羽见过。他是个锁匠,当初在祥云镇时候,就交过手了。

  王府给的孔明锁难不住有技术在身的锁匠丁修。丁修三两下就能还原了孔明锁。随后就被工作人员领进了王府里面。

  龙羽跟随师父过程中,对太极八卦很感兴趣,看着这样简单的阴阳榫卯结构的锁。稍微一动脑就能解开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