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3章,千里镜_地主家独生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面再连好,六月,应该就差不多了。

  徐茉茶抱起扈贽,可以回去了。要不要再挑一回伞?

  扈贽,好呀。

  徐茉茶叫人准备。

  宝器、徐经徐经在一边看着。

  二楼都加了顶,这顶,也有快两丈高,中间成一个走道。

  平时每一边都是封闭的,不过靠近钟楼的,用处不小。

  人若是钟楼呆不下,完全能在这儿。

  宝器就看着姐姐,从楼顶,跳下来,经过卸力,稳稳的站住。

  这可不是纯跳着玩,你想下面有贼,行动起来的时候,这也算一个小测试。

  徐经抱着外甥,怕不怕?

  扈贽,好玩。

  赵虎在边上拴好绳子。

  徐经抱着外甥,一手抓绳子,飘到中间小广场。

  徐茉茶一手抱起宝器,速个降。

  宝器好高兴!

  许邛州、嘤嘤。

  Look!徐小姐又爬上来了,抱着许青竹下去。

  噗通!落在水池。

  这水池修比较深,但不是太深,跳的不好就摔死了。水压也受不住。

  算好的话,还是蛮爽的。

  许青竹从水里爬出来,腿发抖,抬头,徐济自己下来了,噗通,跳水。

  许邛州,我儿砸可能会被玩坏。这跳了伞带跳水。

  赵虎,我还得玩到徐小姐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还有这千里眼。

  打仗的时候,这就是神兵利器了。干掉梵萨西国,不是梦。

  徐茉茶收拾好,抱着扈贽,看图书馆。

  有一间已经摆好,第二间书架放好了。

  金花、红豆、裴姽都在忙。

  一个瘸的,曾是有名的石匠,也读过书,看到徐小姐敬畏,咱以后当个图书管理员还能再学。

  当书摆放整齐,你会知道知识的力量,瘸了,不代表就废了。

  这是为了更多工匠,或许,还能造那楼一样的大事。

  其实,工匠干的大事多了,以前没人重视罢了。

  在这儿,工匠才是主,别人不能进来指手画脚。

  许青竹感慨:“谁家书房都没这么大了。”

  这一方,就有一亩三分,除掉两边、中间还是挺大的。

  弘文馆?文渊阁?

  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

  文渊阁,乾隆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四十一年建成,用时两年。

  不过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其阁亦始建于明。《文渊阁书目》,以千字文排次,自天字至往字,凡得二十号,五十橱。

  清建的文渊阁,《四库全书》连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文渊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

  以经部儒家经典为首共22架和《四库全书总目考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放置一层,并在中间设皇帝宝座,为讲经筵之处。

  二层中三间与一层相通,周围设楼板,置书架,放史部书33架。二层为暗层,光线极弱,只能藏书,不利阅览。

  三层除西尽间为楼梯间外,其它五间通连,每间依前后柱位列书架间隔,宽敞明亮。子部书22架、集部书28架存放在此,明间设御榻,备皇帝随时登阁览阅。

  清规定,官员中如有嗜好古书,勤于学习者,经允许可以到阁中阅览书籍,但不得损害书籍,更不许携带书籍出阁。

  这操作,就不是稀罕的了。

  三层也不咋地。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