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6章,纸币第二版_地主家独生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说这一张,钱庄是拿到银子或铜钱的,可以去做别的买卖,只要五年内赚的超过十五文,就是赚的。而豪商,一年都能赚一到两成,这相当于无本买卖。”

  岂不是谁都想印钱、卖钱?

  没错啊,但别人的钱没这么好卖。

  只有徐小姐有这声望。

  拿这个,不会坑你。

  商人都黑心,唯有徐小姐不是正常商人。

  李瑜说:“钱存到钱庄,一是一年付六厘利,二就是拿着纸币用。而钱庄,存钱五年相当于付三十厘的成本,纸币,十五的成本。”

  那边听着,是能这么算的。

  虽然开着钱庄,还有啥啥,但大概这意思。一张纸币若用的频繁,用不到五年。

  有人纸币没坏,就要去换,肯定是增加成本。

  有人说:“即便一张成本是八十文,造假也是有的赚。”

  利润太低。成本五十文,别被抓住,否则代价就大。

  前边,钱玉仙在收钱。

  一个拿着纸币,给的银子:“第二版饶桐县没有吧?”

  钱玉仙点头。

  “哈哈!我们第二版更好!有纸币吗给我找两张。”

  钱玉仙给他找。

  当然,钱玉仙这儿是没得赚,一张纸币就是一百文换来的,一两银子十张。

  人若是来她这儿换,就是人气。如今不差人气。

  虽然淡忘周缙,大家却知道李白与望金楼的关系。

  李白越火,望金楼也火。望金楼就和书里一样。

  一个书迷找钱玉仙:“李白在吗?”

  钱玉仙很淡定:“不便透露。”

  其他人笑死。李白确实写的好,但要分清啊。

  书迷执着:“李白一般几时来?”

  钱玉仙:“不好说。”

  那少年,穿的就是李白同款。

  书迷忙冲上去:“哪儿有?”

  少年、里边那,洗完澡出来一两银子一套,做工挺好,稍微贵了点。

  钱玉仙、就是雇几个人做同款,莉莉姐设计的,端木小姐照着这写。一条龙。

  李发都有兴趣,买一身。

  李瑜无语,和钱玉仙聊:“要不要在陆浑县卖?”

  钱玉仙:“我这做的不多,饶桐县娟娟姐那儿有做。”

  李瑜准备去饶桐县呢。看好多人买钱都高兴,这种幸福感别人感受不来。

  记者在街上随便问:“你觉得纸币最好在哪儿?”

  路人甲:“符合我审美,铜钱不美。”

  路人乙:“一吊钱七八斤,背两吊钱就重了,二十张纸币就好揣。”

  铜钱有时候大有时候小,最大大概一吊十斤,小的大概五斤,现在标准是八斤。两吊钱十六斤?光背钱了。

  路人丙:“你这纸笔哪儿有卖?”

  记者呵呵:“这就是炭条,做的比较精细。”

  “知道啊,问你哪儿有卖。”

  “估摸着在弄,弄的更方便,肯定会卖的。”

  “到时报上说一声呗。”

  记者呵呵、我以后和京城卖报小孩一样,身上挂个袋,卖炭笔了。

  李瑜看的新奇。

  显然不是炭条都好写,这有时候真方便,识字的增加,随时需要写。能做的事儿越来越多。

  所以,那些不抓紧做,随时会被淘汰。

  一个家族,就败落了。取而代之是一批反应快的。

  愿取代你的太多了。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