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想法_大秦之我为始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而是这个年代略微有些普遍的事情。

  那就是人情和法理之间的关系,除了法家的人物,认为律法大过天之外。

  其余的学派或多或少对于律法和人情之间的关系,有那么一些纠葛。

  王绾不一定会发生这些事,但是相对的,李斯暂时就绝对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回禀大王!据各县来的消息,铁质农具已经下放到每个人的手里,笼络野人的消息也已传出,只是时日尚浅,尚不能招揽太多人口。”

  “嗯,到手了就好,没有发生什么愚蠢的问题吧?”

  “大王,发生了一些,县令不懂耕种,从而出现的问题。”

  “那那个县令呢?”

  “被人刺死了。”

  “善,谁杀的?记得赏他点官职。”

  嬴政点点头,这样的傻叉能够当上官职真的是有些人的失职。

  不过既然已经被杀了,他就也懒得追究了。

  “大王,是当地的民众自发聚集起来,共同杀死了县令。”

  “好!通报一下,给当地赏十头耕牛,发报至全境,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大王可是准备将其立为标杆?”

  “为何不可呢?毕竟,若有民反,则定然是县长有误。”

  “那若是,有心人于其中鼓动,又该如何?”

  “查,查出来之后,所有人员,全去修渠,当苦力。毕竟修渠还是蛮缺人的,你说呢?”

  “善。”

  李斯点点头,其实他对于煽风点火这件事情的看法,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是大家都吃不上饭了,那么煽风点火就很可能会成功。

  但是像现在,秦王大力主推农耕,人人都有田种,还能吃得起饭。

  煽风点火真的没啥大用,自古以来只有农民吃不了饭,进是死,退也是死的时候。

  至于其余时候,他们是吃饱了撑的和你去造反?

  造反不要人命?

  所以这件事,推而广之,自然还是有好处的。

  也给下面的县长们提个醒,乱搞的话,可是会出大事的。

  至于招揽野人这件事,嬴政从来不急。

  至于为什么不急,那还得从商鞅城门立木开始说起,自从那时候开始,秦国的律法就有了强大的约束力。

  几乎只要是说出来的东西,那就必然会执行。

  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国家公信力拉满,所以嬴政丝毫不怀疑到时候会招揽不到野人。

  最多也就是需要找点人去给他们解释一下,嗯,这些都是真的。

  除此之外,倒也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不过,秦国没有啥大事,不代表赵国没有。

  赵偃和郭开这两个兄弟,你说他们蠢呢,他们还是有点脑子的。

  不得不承认,郭开这个人,虽然治国上没啥大用,但是搞起小动作来那真的是一套一套的。

  收买人心,威逼利诱,真的是信手拈来,就连赵王身边的近侍都能被他们拿钱买通。说以好处。

  只能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郭开和赵偃几乎是利用他们的身份,将赵王身边能够买通的人。

  全都买通了。

  是的,身份,大王之子。

  整个邯郸城内,唯一的大王的儿子。

  因为赵佾还在咸阳,因此只要赵偃亲自开口,诉说登上过王位之后的好处。

  几乎很少有人能够抵抗。

  寺人,宫女,无非就是过不下去日子的人,才选择进入其中。

  当今大王已经是命若游丝,为了自己的后路,跟着这位看起来就有很大机会的公子,又何尝不可呢?

  所以说,就是这么的简单,以至于,即便是廉颇,李牧都在。

  但毛遂尚有把柄的情况下。

  赵偃,硬是伪造了一份诏书。

  在赵王丹死了之后,宣布自己登上王位。

  虽然位置有些不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真的做到了。

  而赵王换人这样的大事,自然是激起了许多国家的想法,连锁反应之下。

  燕国,自然是想的最多的一个。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