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四章 进餐时间_无限军团之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调控,通常以百人为单位。而领主们在元帅的命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士兵战斗方面则是同类别的高级兵种指挥低级兵种协同作战。

  久经战阵的原住民领主们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打仗的好手,同在一个军团的士兵们,经历战斗后也会相应地产生一些默契,这也是原住民军团中高级兵种和低级兵种混搭的原因,这样的老兵指挥新兵的模式,可以令军团可以发挥最大的性价比,从而减少维护费用的支出以及持续发展。

  就连胡斌也是在自己老丈人的提点和自己作战的过程中,才初步了解一些军团战的精髓。不过相比这些小家子气的做法,他更偏向于用士兵的等级和数量碾压对手,倒是对指挥技巧方面更感兴趣。但指挥技巧需要在战斗中领悟,最忌讳生搬硬套,否则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斯瓦迪亚编号者们虽然用取巧的方式提高了军团的质量,但是在其他方面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

  第一,不听号令。编号者之间没有强制性的从属关系,每个编号者都有私心,没有人会给自己的损失买单,面临牺牲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推给别人自己跑路。

  两支骑兵对冲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留下足够的人手牵制住敌人,让对方的骑兵无法顺利脱身发动第二次冲锋。但面对这样一个简单的命令时,将近一半接到牵制命令的编号者选择了脱离。后果便是大批马穆鲁克顺利脱出混战,从侧翼冲锋,重创了陷入混战的编号者们。而不少成功脱离战团的编号者部队,也遭到了随之而来的骚扰陷入追逐战,直到最后也没有太多人可以支援混战中的同伴。

  第二,配合渣。马穆鲁克们经常三三两两组队,就可以放倒同样数量的斯瓦迪亚骑兵。在小规模的追逐战中,只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一群人被一个马穆鲁克带着跑的编号者部队,经常被突然插出来的敌人袭击。诱导、穿插、分割、歼灭,简单有效的配合让斯瓦迪亚骑兵们吃尽了苦头。

  第三,指挥僵硬。不得不说斯瓦迪亚编号者们的指挥模式还是相当优秀的,有着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他们的指挥官可以把命令传达给每个编号者。在小规模战斗中,这种开挂的行为无疑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在这样的大型战场中,信息量十分庞大,指挥者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把每个细节都关注到,而习惯于在详细的命令下行动的编号者们,则会在战斗中发生了茫然、误解等问题。

  在这样的大规模战斗中,你不能指望前线交火的战士们还能冷静地接受命令,极容易出现命令误解等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任部队自行攻击,而基层指挥官的责任就是用简单明了的命令一步步地引导,让部队的形同慢慢向上级期望的方向上靠拢。

  许多时候,正在激战中的编号者却收到了支援它处的命令,身后的队友已经按照命令开始行动,自己难道要把后背留给敌人?愤怒、茫然、抗拒,最后放弃。有多少编号者怀着对指挥的怨念被敌人淹没。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