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零四章 又发榜了(求月票)_明朝谋生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万历皇帝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乡试,当朝首辅张居正来当这个正主考,原本是人心所向。然而,因为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今年下场,首辅大人要表示高风亮节而要避嫌,吕调阳这位次辅就顺理成章地顶上了主考。而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四维坚决辞了副主考,这个位子就归属了另一位掌院学士王希烈。至于同考官,则从翰林院和詹事府中抽调了一批进士出身且颇有才名的官员,在会试结束后短短数日之内锁院阅卷。

  几千名举子中遴选出三百名参加殿试,差不多是十取一的比例,较之南直隶和江西浙江那五十甚至八十取一的比例来说,自然已经算是很高的录取率了。即便如此,仍然不乏在地方上名声赫赫的举人依旧落榜的往事。而这一科参加会试的,还有当朝首辅的长公子,正副主考也好,同考官们也好,心底无不压着某种说不出的情绪。甚至还有人旁敲侧击试探过吕调阳的心意,可吕调阳三朝元老,权相严嵩都对他很无奈,更何况其他人?

  于是,在装聋作哑的吕调阳这个正主考坐镇下,某些人迅速地就某些要紧人物的中与不中问题达成了一致。同考官的荐卷一份又一份到了正副主考面前,其中暗流却只有当事人自己方才明白。在一般人看来,阅卷过程紧锣密鼓却又平稳有序地进行。

  而在贡院之外,众多考生则正在猜测着今科会元花落谁家。只不过,这种事从来都只是人们嘴上说说,很少有哪一年能够被人猜中,只有那些在各省赫赫有名的才子会被人拿出来津津乐道一番。除此之外,人尽皆知当今首辅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也参加了这次会试,而张敬修今年不过二十一岁,不少人都在猜测他是否会一举中的。

  发榜那一天,汪孚林就没有之前那次带着小北去凑热闹的兴致了。就在两天前,他刚刚把帅嘉谟送走,如今家里彻底太平了下来,闲着没事写点杂七杂八的东西,却也逍遥。难得今天程乃轩也没有离开许家到他这来,显然是生怕发榜结果送到许家,自己会失之交臂,汪孚林就更乐得耳根清闲。这会儿,他面前坐着大眼瞪小眼的金宝秋枫和叶小胖,尤以最后一位最没耐心,在那一个劲东张西望,抓耳挠腮,最后突然迸出了一句话来。

  “怎么这么慢啊!”

  “看这时辰,榜单估计才刚拿出来,要贴好,然后报子还得满城奔波报喜,真要是有那希望,至少也得是两刻钟之后。”汪孚林一面漫不经心地说着这话,一面提着笔在那琢磨,自己要不要写本金瓶梅出来消遣。只不过,他从前听说过一种说法,那就是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很可能便是汪道昆,甚至还信誓旦旦地举出西门庆所住的某城地理和徽州府有多相像等诸多理由。如果真是那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