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一章_原来是情满四合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又成立了一些机动或专项特务组织,这类组织通常以xx机关命名,比如13军作战区域内叫华东特务机关,11军叫华中特务机关。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涵盖日本特务的全部工作,很多时候他们必须根据时局搞一些临时的专项工作,日本内部为了保密通常会给这类专项工作取一个代号,比如尝试在缅甸搞独立军的任务叫“南工作”,对应组成的机关就叫“南机关”。

  这些机关的头目大部分是制定“工作”部门的人来担任,人员则可以根据情况在其他部门抽调,并不一定就局限于情报人员。比如从事“策反”工作的机关里可能会有很多外交人员或者医生之类,甚至有交际花都不稀奇。

  知道日本的命名原则后咱们再梳理那些乱七八糟的机关就容易了,只要找到对应的工作就行,你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不同使命的临时工作组,一旦任务完成或者彻底失败就会自动解散,人员各自回到原部门继续任职。

  所以这个娟机关只是应对孙家这项工作的临时工作组,甚至要不是大东亚省的插手,商工部根本就没打算成立临时工作组。在商工部的大老看来,之前的计划进行的是相当顺利,自己就可以完成独占功绩。但因为北海道某人的原因,使得这个计划还要兼顾其他方面。

  从日本情报活动的结果来看,政府各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当良好,尤其是陆军各机构之间,以及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合作。从根本上说,这种合作的原因似乎在于日本人喜欢通过协商和妥协来达成决定。这样达成的决定不是任何一个人的责任,而且,往往会最大限度地利用群体的知识。再加上共同计划失败时个人丢面子的可能性较小,日本人的合作能力似乎比较好解释。计划中的紧密合作,以及很多行动中的单一负责人,提高了日本情报系统作为事实收集机构的效率。所出现的大规模失败似乎应归咎于上级指挥部门。

  但这个合作绝对不包括自己想要独占的计划。针对孙家的计划,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商工部的觉得都进入收尾了,你现在想插手进来在想什么好事呢?

  而大东亚部则是希望利用孙家在天津产业做些其他的事情,要是自己看好的产业,被那些已经掉进钱眼的商工部的人,给处理了怎么办?

  所以对于计划的负责,两边也是吵了许久都还没有定下来。而且孙家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的是在孙家的体量,而小的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而言。所以孙家是两边都是想私下解决!

  而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个娟机关有两个负责人,两人都把孙家看成是已经碗里的肉。所以,两人的主要精力还是盯着在对面。

  所以当申请业务指导的时候,商工部的对大东亚部的是一顿冷嘲热讽。而在大东亚部的知道为什么申请业务指导的时候。又是嘲讽回去!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