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从陕北拉人_天选之国16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轻轻的振臂一呼,便有无数的饥民家庭响应号召,揭竿而起。

  短短十余日,罗汝才便组织了三、四千人,他把这些人分成了丁营、女营、老营和孩儿营,顾名思义,丁营是一水的男丁,这些人是负责打仗,干活,搬运东西行进的,女营都是妇女和年幼的小孩,老营那就是老人组成的营了,至于孩儿营则是半大的男孩组成的营,半大的女孩都去了女营。

  明末的农民军,最大的特点就是流窜能力强,打仗的手艺不咋地,但是跑路的技艺可是一流,他们创新性的把所有人进行分营,对壮丁的家眷进行控制,让壮丁死心塌地的为义军卖力气,同时对女营和老营进行管理,让他们也能赶上大军行进的步伐,这些方法都是农民军在长期战斗中形成的经验。

  农民军在一个地方活动,把所有人的家产物资全部没收,人员全部裹挟入营,这些人入营之后,男丁仅仅发给一根木棒等简陋的兵器,给予少量的食物,也就是维持不饿死而已,在和官兵战斗过后,能够活下来的便升上一级,如果获取战功的直接进入核心队伍,不过更多的人就被官兵打死割了脑袋记功了。

  这样大浪淘沙下来,留下的农民军都是精锐,运气不好的全死了,而官兵在剿匪的时候虽然一直胜利,但是只要跑出去核心的队伍,没多久又是一支庞大的农民军了,剿不胜剿,越剿越多。

  罗汝才这些年就是这么干的,裹挟了几千人的队伍开始流窜,如果遇上官兵就驱赶新入营的喽啰兵上去战斗,打得赢就收获胜利果实,打不赢就断尾求生,但往往是打不赢的时候多,以致于这些年也没有攒下多少核心力量。

  这次回来,罗汝才如法炮制,裹挟了三、四千人,他也想裹挟多一点的人,但以他的组织能力,裹挟这些人已经是极限了。

  罗汝才的“大军”开始南下,沿途的补给那就只能靠抢了,只要是有粮食的人家,全部去动员加入义军,一些防御力弱的地主或者富农,全部打破庄子,整家人参加义军,一些大庄子,义军打不动,那就先礼后兵,前去要求庄主赞助一部分粮食,而大庄的庄主,往往为了自身的安全,不敢得罪这帮阎王爷爷,从而赞助一部分粮食破财消灾。

  罗汝才就带着这么一支队伍,在陕北的沟沟壑壑里转悠,期间还遇到各路小的义军,罗汝才也不藏私,告诉他们动员流民去陕南,带去多少人就可以换回多少钱和物资,让这些义军队伍心动不已。

  消息甚至传到神一魁、闯王、八大王、王自用等大股义军的耳朵里,大家都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

  在陕北兜兜转转的过程中,一些脚力弱的人就被抛下了,另外通过打破庄子和招收流民,又裹挟一些新人,等这支队伍沿泾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