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章 亿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京在南御苑的演武场里,时时感到郁闷与不甘。

  适才他带着手下几名水军精锐,在官家面前演练火炮的发射,这些火炮发出的砲弹,都至少打出了八百步的好成绩。

  只是南御苑里比不了水上。

  蔡京的战船在水上演武时,一发砲弹飞出,能够激起高达数丈的水花,蔚为壮观。可是现在在南御苑里,飞出的炮弹只能腾起烟柱尘土……数百步之外,官家都不知看得清看不清。

  蔡京偷偷抬眼看向天子的方向。

  只见上首御座上的赵顼,脸上流露出喜不自胜的表情。而官家身边站着的一名太监,身材高大,相貌堂堂,颏下有几缕胡子——这副外表太过威风了,根本就不像是个太监。

  蔡京一见那名叫童贯的太监就觉得不喜。

  蔡京最喜吃独食,不喜与人分功——而钱塘水师也确实是他独力建起来的,若没有他蔡京,明远估计到现在都还在急急惶惶地四处求人。

  然而就是这么个由赵顼派去到地方上巡视的走马承受,没让蔡京如愿以偿地独占功勋,而是将沈括、吴坚等人都从杭州召来,并且带来一样连蔡京也未见过的火器,到这南御苑来演武。

  此刻军器监的匠作官吴坚正在发号施令。

  吴坚面前有一支由军器监下辖将校组成的一支三十人的小队。这支小队排列成三排,每排十人,每人手中都托持着一支长约两尺五寸,形如竹管的物品。

  远处,京营禁军士卒正在将靶子放到距离这个十五人小队一百五十步的地方去。

  沈括则在官家身边轻声慢语地解释:这种火器叫做“火绳枪”,射程在一百五十步时,威力能够达到极大值;士兵填弹和重燃火绳的最快速度是六十秒,平均速度则是八十秒……

  官家赵顼一面听,一面低头盯着手中的一枚金壳怀表,是从沈括处“借”来的——如今大内之中,也只有崇政殿放置了自鸣钟,赵顼还未开始使用怀表。即便是大宋官家,也还需要慢慢适应“分”“秒”的概念。

  蔡京一面听,一面在心中冷笑:

  要是军器监真的想将这样一种火器推行到军中去,那是必定会被人笑的。

  射程只有一百五十步,填弹与发火需要几十个呼吸的时间……这样比下来,也就是普通弩|弓的效果,造价却比神臂弓和床子弩要昂贵不少。

  蔡京想得正美,那边吴坚主持的演练已经开始了。

  只见列队的士兵连环上前,第一排士兵将事先已准备好的火绳枪引燃发火,枪中的石弹伴随着一声声爆竹般的响声,飞出枪膛,扎在对面的靶子上。

  第一排士卒射击完毕,立即向后退上两步,开始飞快地重新填弹。

  这时第二批士卒已经上前,瞄准、发射——随后再退回上一批队友们的身后。

  待到第三排士卒将手中火绳枪的枪弹放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