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明远开始认真向日常光顾他“海事茶馆”的海商们推销“保险”。

  原本戴朋兴第一次听明远说起保险的时候,根本不敢相信这世界上竟然会有“这种好事”。

  但是明远给了极为详细的解释——只要参保的商船足够多,每家都能缴纳一定的保费,这便相当于将所有海商们的力量联合起来,相互为彼此保障风险。而明远在其中,只是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作用。

  当然,明远也为这桩生意了一份庞大的资本金作为缓冲。

  戴朋兴听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就渐渐信了——因为实在没办法从明远的逻辑里挑出什么毛病。

  然而他自己出面,向认得的海商们推销保险的时候,却往往一开口就被人喷一脸吐沫——

  “老戴你这是咒我吧!”

  “你自己丢了船,遭了难,现在就要咒我和你一样吗?”

  戴朋兴无言以对。

  他将这些真实的“反馈意见”回报给明远,明远也十分无语。

  的确,中国人一向寄望于“好彩头”而讳言灾难之事。

  住在海边的渔民,连吃鱼的时候都忌讳将鱼身“翻过来”吃另外一面,又怎么肯当面与戴朋兴大谈特谈发生“海难”之后会怎样?

  明远想了想,只能鼓励戴朋兴“老戴,考验你能力的时候终于到了。”

  “想想吧,你每谈成一笔‘保险’合约,就能得到一成的佣金。谈下来的越多,你就越有望还清你的欠款。”

  一成就是百分之十。

  如今一艘海船上所载的货物,少则万贯,多则十万贯以上,按照明远的说法,这“保险”合约的保费,至少是千贯起步。

  戴朋兴能拿一成的佣金,确实比一般市面上的牙侩的待遇要好很多。

  于是,虽然这任务艰难,戴朋兴还是不厌其烦,哪怕是磨破嘴皮子,哪怕是被人当头就喷上一头一脸的吐沫星子,他也很坚决,不懈努力着向他人推销明远新推出的“保险”产品。

  终于,有一位与戴朋兴颇为相熟的朋友,觉得戴朋兴一家可怜,松了口问“如果我给你一千贯,你可以保我一船平安吗?”

  这位海商朋友姓屈,叫屈察,是专门跑杭州到泉州,再到广州一路的,每年五月从泉州港出发,八月从杭州港返回。十月抵达泉州,十二月抵达广州,之后再返回泉州修整两个月,继续一年新的海运旅程。

  现在正是他装了满满一船货物,准备南下的时候。

  这批货物不算是昂贵的奢侈品,因此总估价在四万贯左右。明远方面“核算”出这一船货物的保费是两千贯,但是他的“保险”生意刚刚起步,所以保费直接打五折,只要一千贯。

  这船货如今已经在市舶司备案,不日就要出发。

  戴朋兴正色道“屈兄,我这东家绝非是什么神仙佛祖,他只是一平平无奇的商人。你缴给他的这笔金

  请收藏:https://m.kanshu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